[发明专利]双碱法烟气脱硫氧化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334.7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陆阳;马继德;张新;蔡琦;杨恒凯;陈公卫;葛清鹏;姜波;郝培龙;王继兰;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碱法 烟气 脱硫 氧化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碱法烟气脱硫氧化池。
(二)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中小型机组的脱硫工艺在不断发展中,双碱法脱硫工艺以其脱硫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双碱法脱硫工艺中氧化环节一直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传统双碱法的氧化曝气采用池底布管开孔的方式,这种方式极易发生堵塞且维修困难,造成了氧化空气分布不均匀,氧化效果很差,通过对过呢多个双碱法工程的跟踪研究发现,氧化空气利用率普遍低于20%,石膏氧化效率不足60%,连续运行不超过2500h。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气分布均匀、氧化效率高的双碱法烟气脱硫氧化池。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碱法烟气脱硫氧化池,包括上下设置的曝气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液位以上设置有氧化空气主管及与其连通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一级支管,一级支管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于曝气区的二级支管,二级支管通过法兰连接,二级支管末端安装有曝气器,曝气器为交叉开孔的多孔管,并在上部安装有反射板,沉淀区内安装有平直叶浆式搅拌器。
本发明将氧化池分为曝气区和沉淀区,曝气区采用多孔管曝气,沉淀区采用平直叶浆式搅拌器辅助排渣,独特的多孔管曝气器防止发生堵塞且维修简便,降低了氧化空气主管的抗腐蚀要求,氧化空气利用率达50%,石膏氧化效率达75%,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采用两级支管布置,使氧化空气多次分配,风量更均匀。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氧化空气主管与一级支管之间设置有阀门,便于风量控制及不停运检修;氧化空气主管及一级支管采用普通材质,置于氧化池液位以上,防止淤积堵塞,避免了与浆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管道的抗腐蚀要求。
所述二级支管法兰前管道为碳钢管,法兰后管道为不锈钢管,法兰位于氧化池液位以上,采用法兰连接保证堵塞时可局部拆卸维修方便,与浆液接触部分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氧化空气主管位于氧化池液位以上0.8~1.0m,主管流速10~12m/s,一级支管流速12~15m/s,二级支管流速15~17m/s,一级支管间距1.0m,二级支管间距0.5~0.7m,曝气器开孔区域范围为0.2m,开孔直径为10~15mm,反射板与液面夹角为30度,沉淀区高度为0.8m。
本发明结构布置独特,使空气均匀分布,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显著提高了氧化效率,独特的多孔管曝气器防止发生堵塞且维修简便,降低了氧化空气主管的抗腐蚀要求,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区,2沉淀区,3氧化空气主管,4一级支管,5二级支管,6法兰,7曝气器,8反射板,9平直叶浆式搅拌器,10阀门。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上下设置的曝气区1和沉淀区2,所述氧化池液位以上设置有氧化空气主管3及与其连通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一级支管4,一级支管4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于曝气区1的二级支管5,二级支管5通过法兰6连接,二级支管5末端安装有曝气器7,曝气器7为交叉开孔的多孔管,并在上部安装有反射板8,沉淀区2内安装有平直叶浆式搅拌器9;所述氧化空气主管3与一级支管4之间设置有阀门10;所述二级支管5法兰6前管道为碳钢管,法兰6后管道为不锈钢管,法兰6位于氧化池液位以上;所述氧化空气主管3位于氧化池液位以上0.8~1.0m,主管3流速10~12m/s,一级支管4流速12~15m/s,二级支管5流速15~17m/s,一级支管4间距1.0m,二级支管5间距0.5~0.7m,曝气器7开孔区域范围为0.2m,开孔直径为10~15mm,反射板8与液面夹角为30度,沉淀区2高度为0.8m。
氧化空气主管3布置在液位以上0.8~1.0m,从氧化空气主管3接触的一级支管采用阀门10控制风量,使整个曝气区1氧化空气分布均匀;一级支管4间距1.0m,二级支管5间距为0.5~0.7m,二级支管5采用法兰6连接,堵塞时关闭相应的一级支管4阀门10,氧化风机不需停止即可拆装维修。
曝气器7采用多孔管式,交叉开孔,开孔直径为10~15mm,增加反射板8,反射板8与液面夹角为30度,沉淀区2采用平直叶浆式搅拌器9,使沉淀区2保持悬浮浓浆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