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184.X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B29C49/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置式 塑料 中空 成型 机摆杆 联动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合模油缸下置式塑料注吹中空成型机的摆杆联动升降机构,属于塑料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一步法塑料注吹中空成型机主要由注射装置、升降转位装置、吹塑装置、脱模装置、液压系统、气路系统、电控系统和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升降动作相对于开合模动作是完全独立的,且升降油缸和主轴位于同一轴线并处于主轴底部直接连接,为保护模具芯棒在转塔作升降动作时不碰到模具上模造成芯棒伤害事故,不得不在模具开模到位后再做转塔上升动作,并在转塔下降到位后再做合模动作,也就是要完成一个空循环必须要走5个步骤,即开模、转塔上升、转位进、转塔下降和合模,循环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摆杆联动机构,在一个空循环内,将原来的5个步骤缩短为3个步骤,循环周期时间大幅缩短,提高生产效率的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
本发明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下模具和上模具,上模具上安装上横梁,下模具下连接下横梁,下横梁下连接开合模油缸,在上、下模具的一侧设置转塔,转塔上安装芯棒,芯棒与上、下模具相配合,转塔中安装主轴,主轴由升降机构带动,工作台下连接转位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主轴下端连接摆杆,摆杆的一头制有第一支点,摆杆的另一头制有第二支点,第一支点经连接组件连接下横梁,第二支点经第二接头连接处于收缩状态的支点油缸,支点油缸上制有第三支点,第三支点经油缸底座连接转位箱体。
本发明的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工作时,支点油缸的活塞杆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同作用等同于一个连杆,摆杆第一支点连接下横梁,开模时,开合模油缸带动下横梁上升,同时带动第一支点上升,继而带动主轴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转塔上升,从而实现了开模和转塔上升同步进行,同理合模动作时下横梁下降,带动第一支点下降,继而带动主轴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转塔下降,从而实现了合模和转塔下降同步进行,即转塔与开合模联动升降(开合)。在主轴上升时,第二支点只作轻微摆动,保证主轴下端始终位于摆杆的中心附近位置,主轴上升平稳。但在机器调试(手动状态)时,则下横梁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第一支点的位置是固定的,此时支点油缸的活塞杆作伸缩动作,就可实现第二支点位置绕第一支点旋转,即摆杆绕第一支点旋转,并带动主轴及安装在主轴上的转塔作升降运动,实现转塔手动升降。本方案采用摆杆联动升降,与已有技术相比,动作简单,一个空循环内将原来的5个步骤缩短为3个步骤,循环周期时间大幅缩短,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所述摆杆的中心位置制有轴承活动槽,主轴的下端安有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的两侧安有球轴承,球轴承与轴承活动槽相配合,使主轴下端(底部)始终位于摆杆中点附近位置,从而使转塔升降动作的速度和行程始终约为开合模动作的一半,这样就保证了开合模时模具上模不会碰到安装在转塔上的芯棒,机构安全可靠,完全符合注吹工艺的要求。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第一支点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连接丝杆,丝杆有丝杆座,丝杆座连接下横梁,连接方便、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向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工作台1,工作台上安装下模具2和上模具3,上模具上安装上横梁4,下模具下连接下横梁5,下横梁下连接开合模油缸6,在上、下模具的一侧设置转塔7,转塔上安装芯棒10,芯棒10与上、下模具相配合,转塔中安装主轴8,主轴8由升降机构带动,工作台1下连接转位箱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主轴8下端连接摆杆11,摆杆11的一头制有第一支点12,摆杆的另一头制有第二支点13,第一支点12经连接组件连接下横梁5,第二支点13经第二接头14连接处于收缩状态的支点油缸15,支点油缸15上制有第三支点16,第三支点16经油缸底座17连接转位箱体9。工作时,支点油缸15的活塞杆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同作用等同于一个连杆,摆杆11第一支点12连接下横梁5,开模时,开合模油缸6带动下横梁5上升,同时带动第一支点12上升,继而带动主轴8以及安装在主轴8上的转塔7上升,从而实现了开模和转塔上升同步进行,同理合模动作时下横梁5下降,带动第一支点12下降,继而带动主轴8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转塔7下降,从而实现了合模和转塔下降同步进行,即转塔与开合模联动升降(开合)。在主轴8上升时,第二支点13只作轻微摆动,保证主轴8下端始终位于摆杆11的中心附近位置,主轴8上升平稳。但在机器调试(手动状态)时,则下横梁5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第一支点11的位置是固定的,此时支点油缸15的活塞杆作伸缩动作,就可实现第二支点13位置绕第一支点12旋转,即摆杆11绕第一支点12旋转,并带动主轴8及安装在主轴上的转塔7作升降运动,实现转塔手动升降。本方案采用摆杆联动升降,与已有技术相比,动作简单,一个空循环内将原来的5个步骤缩短为3个步骤,循环周期时间大幅缩短,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摆杆11的中心位置制有轴承活动槽18,主轴8的下端安有轴承19和轴承座23,轴承座23的两侧安有球轴承24,球轴承24与轴承活动槽18相配合,使主轴下端(底部)始终位于摆杆中点附近位置,从而使转塔升降动作的速度和行程始终约为开合模动作的一半,这样就保证了开合模时模具上模不会碰到安装在转塔上的芯棒,机构安全可靠,完全符合注吹工艺的要求。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第一支点12的第一接头20,第一接头20连接丝杆21,丝杆21有丝杆座22,丝杆座22连接下横梁5,连接方便、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壳体及反射镜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双动力热管循环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