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孔弹自动上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0956.8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涛 |
主分类号: | B65G47/28 | 分类号: | B65G47/28;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孔弹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孔弹自动上料机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射孔弹检测领域中,射孔弹的上料都是通过人工摆放的,尚没有为了检测射孔弹是否合格而配置的全自动上料机构,这就使得射孔弹的检测成本较高、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射孔弹逐一通过进料通道进入下道检测工序的射孔弹自动上料机构。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包括:机架、水平设置在机架中间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在机架紧贴传送带的上方安装有一进口端为漏斗状的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一进料通道,在固定板的进口端边沿设置有两个配合作相向运动而向进料通道进口推动射孔弹的推弹装置,所述的推弹装置是由气缸中的伸缩杆的伸缩位移来驱动挡板前后运动的机构形式构成的,所述的挡板的一边平行于固定板的漏斗边,另一边垂直于固定板的漏斗边,即呈“L”形,所述的进料通道的开口尺寸大于射孔弹的尺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由于作相向运动(即一个气缸伸另一个气缸缩)的两气缸中的伸缩杆的伸缩位移驱动挡板的前后运动,不断对射孔弹形成从左右两方修正其运动方向的向前驱动形式(纠正射孔弹在输送带上凌乱的排列形式),以达到射孔弹在挡板的驱动及传送带的运动下能够让所有凌乱拥堵的射孔弹有序排列逐一通过进料通道。——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输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2:传送带;3:固定板;4:进料通道;5:挡板;6:气缸;7:伸缩杆;8:射孔弹;P:推弹装置;J1:传送带运动方向;J2:挡板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水平设置在机架1中间的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紧贴传送带2的上方1cm处安装有一进口端成90 的左右对称的漏斗状固定板3,在固定板3的中间设置有一进料通道4,进料通道4的开口尺寸为一个射孔弹8的110%—115%,例如:若射孔弹的直径为34mm,高为60mm,则进料通道4的尺寸为长38mm,高为68mm,通道4的深为200mm。在固定板3的进口端边沿设置有两个配合作相向运动(即一个气缸伸另一个气缸缩)而向进料通道4进口推动射孔弹8的推弹装置P。所述的推弹装置P是由气缸6(型号:CXS10)中的伸缩杆7的伸缩位移来驱动挡板5前后运动的机构形式构成的,所述的挡板5的形状呈“L”型,“L”型的挡板5一边平行于开口端为漏斗状的固定板3的漏斗边,另一边垂直于开口端为漏斗状的固定板3的漏斗边。
使用本发明时,在传送带2上放上射孔弹8,传送带2带动射孔弹8运动,其运动方向如图1中的J1所示,射孔弹8向前运送遇到推弹装置P上的两挡板5后紧密排列拥堵于进料通道4口,随后,安装在固定板3开口端边沿的推弹装置P中的两气缸6通过其中的伸缩杆7带动挡板5作如图1中J2所示方向的往复式运动,且两气缸6做一个气缸伸另一个气缸缩的相向运动,进而不断从左右两方对凌乱挤在进料通道4口的射孔弹8进行修正,并借助于传送带2运动,纠正射孔弹8在输送带上凌乱拥堵在进料通道4口的现象,实现让所有射孔弹8有序排列逐一通过。——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输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涛,未经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的分散方法
- 下一篇:活性复合悬浮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