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815.6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数据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将数据中心设于机房。由于传统土建数据机房在建设和部署时,需要考虑未来业务容量,初步建设需一次到位,导致初期的投资投入高,但实际运行初期基础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后期机房可扩展性差。目前,随着机房内的设备密度和功率不断上升,传动土建数据机房不能扩展,造成客户建设、运行数据中心的成本不断增长,而如何解决数据中心的能效和按需部署成为业界的难题,模块化数据中心应运而生。
模块化数据中心通常指的是集装箱数据中心,简单的说,就是不把数据中心设在机房,而是找一个大的集装箱,搁在具备网络和电源的空地上。现有的集装箱数据中心通常有两种布局方式。
方式一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至少包括两个横向布置的集装箱并形成设备区和热管交热器区,设备区内放置一排设备机架,热管交换器区内有热管交换器,且用密封隔板隔成两部分,形成冷凝端区和蒸发端区,其中冷凝端区两侧装有风机,热管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降温,蒸发端区与设备区间的隔板上装有风机,并与设备机架前后通道形成循环风道,设备排出的热风与蒸发端区的管翅热交换,变成冷风回到设备的进风口。
方式二
另外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两个垂直堆叠在一起的集装箱,其中一个集装箱为设备箱,内放置一排设备机架,另一集装箱为热管交换器箱,热管交换器箱分成两部分,其一为冷凝端,其二为蒸发端,设备箱与热管交换器箱的连接面有进出风口并装有风机,设备排出的热风与热管蒸发端的蒸发器管翅进行换热,变成冷风回到设备的进风口,冷凝器端与室外空气通过侧壁通风口和风机进行冷却。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上述方式一及方式二均将一集装箱作为设备箱,另一集装箱作为热管交换器箱,故存在空间利用率低,集成度不高的缺陷,并且由于上述方式一及方式二均为现场工程,故存在工程安装复杂,维护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空间利用率低,集成度不高的缺陷,以及工程安装复杂,维护不便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包括壳体、热管蒸发器模块、热管冷凝器模块及机架;所述壳体包括由密封隔板分隔成的下部室内区和上部室外区,所述下部室内区设置有所述机架和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所述机架的背面设置着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与所述热管冷凝器模块相连,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用于将所述机架上设备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热管冷凝器模块;所述上部室外区内设置有所述热管冷凝器模块,所述上部室外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热管冷凝器模块经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与外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实现自然风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下部室内区和上部室外区,并且在所述下部室内区设置着所述机架和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在所述上部室外区设置所述热管冷凝器模块并设置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具有布局合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间利用率低,集成度不高的问题,而且采用自然风冷,解决了能效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数据中心能够在工厂完成装配,无需在现场安装,具有安装及维护方便的优点,解决了工程安装复杂,维护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正立面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热管蒸发器模块和热管冷凝器模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侧立面图;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述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侧立面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壳体,11密封隔板,12下部下部室内区,13上部上部室外区,14进风口,15出风口,16水管,
20热管,21热管冷凝器模块,22热管蒸发器模块,23柔性管道,211管壳,212管芯,213蒸汽腔,214工作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