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光栅艺术微框画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0518.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利锋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栅 艺术 微框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光栅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光栅艺术微框画。
背景技术
3D光栅艺术微框画的画芯是真实逼真的3D光栅板材立体画,立体艺术视觉的产品画面简直让人触手可及,呼之欲出的立体逼真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真实的立体图案,有着很强的美化装饰环境的效果,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目前现有的框架装饰画的画芯从后与框组合安装,这种框画存在玻璃面反射、框架繁琐、易变形等缺点,无框画或多或少存在开胶起泡、变色、不环保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凸显3D光栅板材本身材质优势与超强立体表现特征的3D光栅艺术微框画。
本发明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3D光栅艺术微框画,包括一个外框,所述外框视距正面设置有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为导角,所述外框的正面以及背面分别向内开设有梯形槽,3D光栅画芯贴于所述梯形槽内,所述外框的背面设置有一个后背板。
所述3D光栅画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画芯。
所述后背板上设置有LED灯。
所述3D光栅画芯板材的厚度为1.2mm、2mm、3mm、3.2mm、4mm中的一种。
所述光栅线数为10-25、25-50、60-75、75-100、100-160中的一种,所述光栅线数对应的最佳观看距离分别为300-900cm、150-300cm、100-150cm、50-100cm、30-50cm。
由上可见,本发明与现在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3D光栅板材画芯有着视距长、透光强、材质硬,不易变形的特征,为表现最佳观赏及装配效果,尤其是针对板材的特质,本发明突破普通装饰画的画芯从后与框组合安装的常规,将微框视距正面留出定位边,给定位边导角,这样也就起到双重作用,既可固定又具有极为简约脱俗的装饰效果。将框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向内开出梯形槽,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3D光栅板材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画芯黏贴于梯形槽内,既可表现出产品整体的层次感,又很好的凸显了3D光栅板材优越的特性,增强了视觉观赏性,后背板同样可装配LED灯安装于背面梯形槽内,使3D光栅艺术微框画整体的外观简洁干净,还可通过背光再度将立体画的优质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画面色彩逼真,光亮,层次感强,画质细腻,丰满;体现各种元素,极具立体感和纵深感,效果栩栩如生,如同就在眼前,唾手可得;表现各种图案和意境,更加真实。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3D光栅艺术微框画,包括一个外框1,外框视距正面设置有5mm宽的定位边,定位边为导角,这样也就起到双重作用,既可固定又具有极为简约脱俗的装饰效果,外框1的正面以及背面分别向内开设有梯形槽2,3D光栅板材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画芯3黏贴于梯形槽2内,既可表现出产品整体的层次感,又很好的凸显了3D光栅板材优越的特性,增强了视觉观赏性,3D光栅画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画芯,其透明度达88%92%,折射率1.59-1.6,拉伸强度为3.52-6.33MPa,弯曲强度为6012-9.84MPa,热边形温度为70。其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耐酸、耐碱、不亲水、不亲油等特性。实施UV油墨时,要对其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和打底上光处理。其稳定性好,画面质量高,立体效果最好。原料无毒,抗化学性高;外框1背部设置有后背板4,后背板4同样可装配LED灯5安装于背面梯形槽内,使3D光栅艺术微框画整体的外观简洁干净,
3D光栅画芯板材的厚度为1.2mm、2mm、3mm、3.2mm、4mm中的一种,光栅线数为10-25、25-50、60-75、75-100、100-160中的一种,光栅线数对应的最佳观看距离分别为300-900cm、150-300cm、100-150cm、50-100cm、3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利锋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利锋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源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伺服机X轴上的电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