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机专用氧气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457.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郗春满;李辉;郭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净保护气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1B13/02;C01B1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专用 氧气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机专用氧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机已经普遍应用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净化及饮用水的深度处理。臭氧机的气源主要有三种:1)空气;2)液氧经气化而成的高纯度氧气;3)现场制气装置制取的氧气。其中,使用空气作为气源制取臭氧是臭氧技术发展前期阶段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技术的优势是气源提取工艺简单,缺点是制取出的臭氧浓度低、耗电量大(25KW·h/kgO3),现在已经逐渐被淘汰。使用液氧气化得到的高纯度氧气作为气源进行臭氧制备的手段,可以得到最高浓度的臭氧,但是液氧一般需要外购,臭氧总成本随着液氧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此种方式不适合间歇使用臭氧的场合。现场制取氧气给臭氧机提供氧源的方式,可以方便的制取18%浓度以上的臭氧,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应用场合,且机器启停方便,耗电量低(小于14KW·h/kgO3),目前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限于目前国内单台臭氧机的产量,一般采用小型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现场制取氧气提供气源,制取的氧气含水量达不到臭氧机的使用要求,还必须另外增加氧气干燥装置,而且在干燥装置再生时候,有一部分再生氧气必须被放空浪费掉,这增加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氧气放空浪费的臭氧机专用氧气发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机专用氧气发生装置,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
进口能够输入空气的过滤消声器;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口与所述过滤消声器的出口相连接;
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进口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相连接;
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相连接能够对该冷却器输出的空气进行吸附从而产生氧气的吸附塔组,所述吸附塔组包括能够交替对空气进行吸附同时能够交替被真空泵抽真空再生的多个吸附塔;
进口与所述吸附塔组相连接能够接收该吸附塔组产生的氧气的氧气缓冲罐;
氧气压缩机,所述氧气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氧气缓冲罐的出口相连接;
与所述氧气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能够对该压缩机增压的氧气进行干燥从而输出所述臭氧机专用氧气的干燥塔组,所述干燥塔组包括能够交替对氧气进行干燥同时能够交替被部分所述臭氧机专用氧气吹扫再生的多个干燥塔;
进口与所述干燥塔组相连接能够对所述干燥塔吹扫再生出的气体进行水冷的水冷器;
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水冷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氧气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干燥塔组至少包括二个干燥塔,每个所述干燥塔均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每个干燥塔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干燥控制用阀门、第二干燥控制用阀门,所述第一干燥控制用阀门的进口与所述顶部开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干燥控制用阀门的出口均与用于输送所述臭氧机专用氧气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干燥控制用阀门的出口和所述底部开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干燥控制用阀门的进口均与所述氧气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每个干燥塔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再生控制用阀门、第二再生控制用阀门,所述第一再生控制用阀门的出口与所述顶部开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再生控制用阀门的进口均与所述用于输送臭氧机专用氧气的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再生控制用阀门的进口和所述底部开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再生控制用阀门的出口均与所述水冷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每个干燥塔床层内部均设置有能够在该干燥塔被所述臭氧机专用氧气吹扫时加热床层的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净保护气氛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净保护气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