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79173.8 | 申请日: | 200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结城和明;堺和人;饼川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H02P6/08;H02P2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通电 动机 驱动器 系统 | ||
1.一种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永久磁铁电动机,使用了永久磁铁;
逆变器,驱动上述永久磁铁电动机;以及
磁化单元,流过用于对上述永久磁铁的磁通进行控制的磁化电流,
上述永久磁铁具有可变磁铁,该可变磁铁能够利用来自上述逆变器的磁化电流使该永久磁铁的磁通密度可变,
上述磁化单元具备流过上述可变磁铁的磁性体的磁化饱和区域以上的磁化电流的能力,
上述可变磁铁由二个以上的可变磁铁构成,以从上述逆变器的磁化电流看来,饱和区域成为阶段性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二个以上的可变磁铁由保磁力不同的二个以上的可变磁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二个以上的可变磁铁由分别配置于转子的不连续的多个区域中的保磁力相等的二个可变磁铁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化单元根据磁通变化前的磁通量和磁通变化后的磁通量决定上述磁化电流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化单元利用不同的磁化电流磁化二次以上。
6.一种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永久磁铁电动机,使用了永久磁铁;
逆变器,驱动上述永久磁铁电动机;
可变磁通控制单元,为了控制上述永久磁铁的磁通而流过磁化电流;
检测上述永久磁铁电动机的电流的单元;以及
磁通推测单元,根据向上述永久磁铁电动机施加的电压、电流以及作为电动机参数的绕组电感,推测磁通量,
上述永久磁铁包括可变磁铁,该可变磁铁能够利用来自上述逆变器的磁化电流使该永久磁铁的磁通密度可变,
上述可变磁通控制单元具有磁化电流校正单元,该磁化电流校正单元调整磁化电流,以使由上述磁通推测单元推测的推测磁通量与磁通指令值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DQ轴电流校正单元,该DQ轴电流校正单元根据上述磁通推测单元所推测的推测磁通量,校正D轴电流和Q轴电流,以使上述永久磁铁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接近扭矩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DQ轴电流校正单元根据上述磁通推测单元所推测的推测磁通量,校正DQ轴电流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化电流校正单元具有磁化电流基准运算单元,该磁化电流基准运算单元根据上述磁通指令值估算得到该磁通所需的磁化电流基准,将该磁化电流基准作为对上述磁化电流的前馈目标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变磁通控制单元设定流过磁化电流的时间的最小时间,进行控制以便不流过最小时间以内的短的磁化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变磁通控制单元通过使上述磁通推测单元所推测的推测磁通量与上述磁通指令值的差异处于规定范围内,而使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化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通推测单元使用上述绕组电感的函数或表来推测上述磁通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通推测单元使用上述绕组电感的函数或表来推测上述磁通量。
14.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磁通电动机驱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代替推测磁通的上述磁通推测单元,而具备检测磁通的磁通检测单元,
上述可变磁通控制单元代替上述磁通推测单元所推测的推测磁通量,使用上述磁通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磁通检测值来控制上述磁化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1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