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后萃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856.1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燕;陈相艳;陈军;陈锋亮;孙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束 萃取 大豆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萃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反胶束萃取制备大豆蛋白的后萃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与肉类蛋白可以相比,而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胆固醇。大豆分离蛋白含蛋白质90% 以上.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原料,因其良好的功能性质而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和乳制品中。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的产量比较低,质量较美国同类产品相差较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仍然依赖于进口,而且产品制备过程中常常造成极大的蛋白质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许多学者正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动物性蛋白资源有限的状况下,难以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因此开展对大豆蛋白的研究与应用,为人们提供新的蛋白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豆蛋白是从脱脂豆粕中除去可溶性非蛋白成分后制得的蛋白。但是浸出的豆粕脱溶过程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从而使其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因而油料粕一般只能做饲料,甚至用作肥料,造成极大的蛋白质资源浪费;采用低温脱溶,即采用闪蒸脱溶或者真空低温脱溶工艺,则工艺复杂,能耗大,对设备的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影响了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为提高大豆蛋白的质量,对生产大豆蛋白的技术进行了创新,在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方面最具潜力的,当属于反胶束生物分离技术。研究证实反胶束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风味较清淡,不含油脂,高活性蛋白质得率较高,因此该工艺的优越性非常明显。反胶束溶液作为新的溶剂系统萃取生物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的萃取中,例如,李详村、贺高红在水处理技术, 2005, 31(1):7-12.中的反胶束萃取蛋白技术的新进展[J]。反胶束是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浓度,碳氢链向外,亲水基向内组成,形成的球状极性核内具有一定数量的水,称为“水池”,可通过含有适量盐的缓冲液来调节大小,此“水池”能够溶解可溶性极性物质,例如:亲水性蛋白质。当反胶束溶液与蛋白质水溶液或含蛋白质的固相接触后,蛋白质可加溶于反胶束溶液的过程,称为前萃。将含有蛋白质的反胶束溶液转移至第二水相的过程,通过调节pH值与离子强度等,使蛋白质转入水相、离心分离,从而分离出蛋白质,称为后萃。
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反胶束技术萃取蛋白质以来,其后萃工艺在工业化的应用上一直是个难题。因为后萃过程中蛋白质必须克服很高的传质界面阻力,所以后萃过程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且想提高后萃率也比较困难。许多研究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认为通过调节离子强度、水相和pH值来提高后萃率,但是由于在动力学与热力学上,后萃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可逆过程,所以这些方法不一定都利于后萃取蛋白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反胶束制备大豆蛋白的过程中后萃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后萃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蛋白质变性程度小,蛋白提取率高,节约水资源,并能降低工业生产中的能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后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豆全脂粉的制备
取全脂大豆粉碎,过80~120目筛;
(2)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反胶束溶液的配制
称取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加入正己烷,超声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0.01~0.06 mL / mL的盐离子的缓冲液,后再超声使混匀;接着离心一定时间,若透明则为反胶束溶液,反之则配制不成功;
其中,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浓度为0.04~0.10 g/mL, 盐离子浓度为0.03~0.2 mol/L,调节pH值为6.0~10.0,使反胶束体系中的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W0为10~30;
优选的,超声波溶解控制温度在20~40℃,离心速度为3000r/min,离心时间为10~30 min;
优选的,配制反胶束体系时,所用的盐离子缓冲液是K+,Na+、Li+、Ba2+或Zn2+ 中的任一种;
(3)反胶束前萃取蛋白
取上述反胶束溶液,加入0.02-0.08g/ml的大豆全脂粉,在温度为30-55℃下提取20-120min后,以2500-3800r/min离心5-15min,除去大豆渣,所得滤液即为反胶束的前萃液;
(4)超临界后萃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普鲁兰多糖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