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动热管扩热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8614.2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桂小红;王焕光;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热管 扩热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所述脉动热管扩热板包括基板,脉动热管,前、后堵头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热管扩热板按照如下顺序制作:
1)选择一厚度大于扩热板厚度的板材作为基板,在该基板上加工出若干个平行的毛细管槽道,在相邻两毛细管槽道之间的基板上切割出一狭缝,狭缝深度不超过基板厚度;
2)在与前、后堵头连接的基板两端面上加工出若干个凸起部,每个凸起部位于相邻两毛细管槽道之间的基板端部上,且每个凸起部的两侧壁与毛细管槽道的侧壁相切,所述凸起部用以形成脉动热管的弯头的一部分;
3)将基板逐渐切薄至目标尺寸,然后在基板开有毛细管槽道和狭缝的一面焊接上盖板;
4)在形成有凸起部的基板的两端面上分别焊接前、后堵头,由此形成脉动热管的管壳,每个堵头上都加工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和所述凸起部的数量相同,凹槽和凸起部相互配合以形成脉动热管的弯头,其中一个堵头上还设置连通环路和充液管;
5)对脉动热管的管壳进行清洗、检漏、充装工质,之后进行封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照如下顺序对脉动热管的管壳进行清洗:
a)用去油剂对管壳清洗去油;
b)去油后,用稀碱溶液在60-70℃温度下清洗2分钟,以去氧化皮;
c)碱液处理后,立即灌入60-80℃的热水漂洗三次;
d)漂洗后,用稀酸液在60-70℃的温度下浸泡5分钟进行钝化处理;
e)钝化处理后,先用自来水冲洗15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浸没放于超声清洗机中清洗30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浸没管壳并放于超声清洗机中清洗30分钟;
f)将清洗好的管壳取出烘干,完成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照如下顺序对脉动热管的管壳进行检漏:首先将管壳与高压氩气管相连,然后将管壳放入水中,打开氩气储气罐阀门,将压力调到3个大气压,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没有说明管壳不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照如下顺序对脉动热管的管壳进行充装介质:a)将检漏后的管壳与真空机组接头相连,接头处密封;b)对管壳预抽真空,真空值达到预要求时,关闭抽真空阀门,打开灌液阀门,管壳与灌液容器相连,充装工质;c)将充液真空胶管夹死,将管壳与灌液容器相连处夹断,完成充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无氧铜板或L2铝板;所述工质为R113、R124、R134a、水、氨、乙醇、丙酮或乙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的基液中加入与管壳材料和工质具有相容性的纳米粒子;所述毛细管槽道的横截面为角管或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加工毛细管槽道的方式为机械雕刻、电火花线切割、振动切削或铸造。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脉动热管扩热板的制作方法所制作的脉动热管扩热板,所述脉动热管扩热板包括基板,前、后堵头,脉动热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若干个平行的毛细管槽道,相邻两毛细管槽道之间的基板上设置一深度不超过基板厚度的狭缝;在与前、后堵头连接的基板两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每个凸起部位于相邻两毛细管槽道之间的基板上,且每个凸起部的两侧壁与毛细管槽道的侧壁相切;基板开有毛细管槽道和狭缝的一面焊接有盖板;在形成有凸起部的基板的两端面上分别焊接前、后堵头,每个堵头上设置若干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和所述凸起部的数量相同,凹槽和凸起部相互配合形成脉动热管的弯头,其中一个堵头上还设置连通环路和充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6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