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成形磨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78495.0 | 申请日: | 201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力宝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23/00 | 分类号: | B23F23/00;B23Q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成形 磨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形磨齿机结构,尤其是一种数控减震性能较好并保证加工精度的数控成形磨齿机。
背景技术
数控成形磨齿机又称为CNC成形磨齿机,即计算机数字控制成形磨齿机,是目前使用量较大,加工高精度齿轮覆盖面广的一种数控机床。数控成形磨齿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目前,数控成形磨齿机的X向和Z向滑板大多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磨齿机,直线导轨具有良好的导向性,然而其由于减震性能不好,加工过程中X向和Z向会发生偏移,因此仍然会影响磨床的加工精度。
比如:中国专利局于2010年6月30日公开了一份CN101758298A号文献,名称为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的立柱部和小立柱部,立柱部上设置有螺旋角回转部和磨头部,小立柱部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回转部,所述立柱部通过设置在机座顶面上的圆柱滚子直线导轨与机座移动连接。
中国专利局于2010年9月29日公告了一份CN101433983B号专利,名称为数控弧齿锥齿轮磨齿机,包括:床身、立柱、砂轮主轴箱、工件主轴箱、电转台、砂轮修正机构以及数控系统;床身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互为90°的直线导轨,立柱和床鞍分别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立柱底部与床身之间装有立柱自动移动机构;立柱一侧面安装有直线导轨和砂轮主轴箱,立柱同侧靠近顶部设置有驱动砂轮主轴箱移动的移动机构;床鞍上安装有电转台,电转台上设置有其上装有砂轮修正机构的工件主轴箱。
上述的磨齿机使用直线导轨,但是减震性能不好,Z向和X向移动过程中会发生偏移,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只使用直线导轨,直线导轨的抗震性较弱,会影响加工精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数控成形磨齿机,使用V形导轨,并在导轨表面形成静压油膜,提高导轨移动抗震性,提高加工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成形磨齿机,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工作台壳体、与工作台壳体相连的工作台、固定与底座上的大立柱及与大立柱相配的滑板,底座上固定有至少一条V形导轨,V形导轨的尖部朝上,工作台壳体下底面设置有与V形导轨相配的V形槽,V形槽与V形导轨之间注入压力油形成静压油膜;大立柱上固定有两条竖向的V形导轨,滑板的背面设置有V形槽,V形槽与V形导轨之间注入压力油形成静压油膜。底座上的V形导轨与工作台壳体底部的V形槽相配合形成静压导轨,大立柱上的双V形导轨与滑板背面的V形槽相配合形成静压导轨,通过静压导轨的减震性能,摩擦系数小,使磨齿机具有高加工精度;底座上可以增加为两道V形导轨,或者一道V形导轨与其他导轨相结合,比如矩形导轨或者梯形导轨,提高承载能力外,还能提到防侧滑能力,保证轴向位移的精度。
作为优选,底座上固定有一条V形导轨和一条矩形导轨,工作台壳体底面设置有一道V形槽和一道矩形槽并分别与V形导轨和矩形导轨相配合;矩形槽与矩形导轨的接触面之间注入压力油形成静压油膜。矩形导轨与矩形槽相配合,提高承载能力,V形导轨足够保证轴向位移的精度。
作为优选,工作台壳体内部设置有连通V形槽尖部位置的油道,油道的出口正对V形槽的中线。油道连通V形槽,且正对中线,使得压力油从油道渗入到接触面处时能均分到V形导轨的两侧面上,保证静压油膜的完好性。
作为优选,工作台壳体底部的V形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油槽,油槽在侧壁上由多条直线段组成并呈折线布置,直线段连接V形槽侧壁的两侧边。油槽能保证压力油在接触面上流动,能快速形成完整的惊讶油膜,且能对必要的部位进行压力油补充。
作为优选,工作台壳体底部的V形槽侧壁上的油槽的深度为渐变形,处于V形槽尖部位置的深度大于处于V形槽开口部位的深度,V形槽同一侧壁上的油槽相连通。深度变化使得处于上侧的油槽内能储存较多的压力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能流动到处于下侧的油槽内或者接触面处,实现自动补充。
作为优选,滑板内部设置有连通滑板背面V形槽的油道,油道正对V形槽的中线。从滑板内相V形导轨接触面处注入压力油,比较方便,也便于形成静压油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力宝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力宝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气动模块化车道
- 下一篇:再生细胞撷取单元与再生细胞撷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