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瓦斯气中油水灰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378.4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元;唐勋;何继来;马跃;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韩蕾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油水 含量 测定 方法 | ||
1.一种瓦斯气中油水灰含量测定用冷凝装置,其包括:第一接收瓶、第一冰水混合容器、第二冰水混合容器、第一冷凝盘管、第二接收瓶、第二冷凝盘管、第三接收瓶、低温冷却容器、循环冷却泵、湿式气体流量计、气压表和温度计,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瓶设有一输入管,该输入管上设有一第一阀,所述第一接收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凝盘管的入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接收瓶位于所述第一冰水混合容器之中;
所述第一接收瓶与所述第一冷凝盘管之间的管道在所述第一接收瓶一侧的入口处设有过滤器,所述第一接收瓶与所述第一冷凝盘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
所述第一冷凝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冰水混合容器之中,并且,所述第一冷凝盘管的底部设有第一锥形收集口,所述第二接收瓶连接于该第一锥形收集口;
所述第一冷凝盘管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冷凝盘管的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冷凝盘管位于所述低温冷却容器中,并且,所述第二冷凝盘管的底部设有第二锥形收集口,所述第三接收瓶连接于该第二锥形收集口;
所述第二冷凝盘管的出口通过一个三通接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入口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出口处设有气压表和温度计,所述第二冷凝盘管的出口与所述三通接口之间设有第三阀;
所述循环冷却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低温冷却容器的顶部和底部连通,所述循环冷却泵与所述低温冷却容器的顶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所述循环冷却泵与所述低温冷却容器的底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五阀。
2.一种瓦斯气中油水灰含量测定用分水装置,其包括:玻璃冷凝管、水分测量管、锥形瓶和加热炉,其中,所述玻璃冷凝管设于所述水分测量管的上部,所述玻璃冷凝管的中间管连接于所述水分测量管中,所述锥形瓶设在所述加热炉之上,并且,所述锥形瓶与所述水分测量管连通。
3.一种瓦斯气油水灰含量测定方法,其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气中油水灰含量测定用冷凝装置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气中油水灰含量测定用分水装置对瓦斯气中的油分、水分和灰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使待测的瓦斯气经过第一阀进入所述冷却装置的温度为0-5℃的第一接收瓶中进行初步冷却,使部分重油馏分和部分水冷凝;
然后,使瓦斯气经过过滤器之后,进入温度为0-5℃的第一冷凝盘管中进行二次冷却,使油分、水分和灰分的混合物流入第二接收瓶中;
使经过二次冷却的瓦斯气再进入温度为-10℃至-25℃的第二冷凝盘管中进行深冷,使油分、水分和灰分的混合物进入第三接收瓶中;
使经过深冷后的瓦斯气进入湿式气体流量计中计量体积,再利用气压表和温度计测量温度T、压力P;
当通过所述冷凝装置的瓦斯气量超过3Nm3,并且,第一接收瓶、第二接收瓶和第三接收瓶中的油分质量的估算值超过20g时,关闭第一阀,排空第一冰水混合容器、第二冰水混合容器和低温冷却容器中的冷却介质,关闭第五阀,卸下三通接口,记录湿式气体流量计的累计读数;
然后等待0.5-1h之后,将30-40℃的热水注入第一冰水混合容器中,将0-10℃的水注入低温冷却容器中,通过第一阀向所述冷凝装置中注入吹扫空气,将第一冷凝盘管和第二冷凝盘管中残留的油分、水分和灰分的混合物吹扫到第二接收瓶和第三接收瓶中;
对第一接收瓶、第二接收瓶、第三接收瓶和过滤器中的油分、水分和灰分的混合物的质量进行测定,并将所述混合物收集到锥形瓶中,加入300mL的甲苯溶剂;
将锥形瓶放置在加热炉上面,并与水分测量管连接,安装好玻璃冷凝管之后,开启加热炉,不断记录水分测量管中的水分的质量,直至没有水分分出,把记录的水分质量加总就得到水分的质量;
然后继续运行所述分水装置,利用水分测量管将锥形瓶中的甲苯溶剂排干之后,将锥形瓶放置在炉膛温度815±10℃的马弗炉中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5min,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对锥形瓶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锥形瓶的质量为计算依据,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锥形瓶的质量减去空锥形瓶的质量得到灰分的质量;
通过测得的瓦斯气体积、水分的质量、油分的质量、灰分的质量计算得到瓦斯气中的油水灰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3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