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填料生物膜活性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7445.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李春华;姜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春;李春华;姜怡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填料 生物膜 活性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具体说,涉及到人工湿地填料生物膜活性的测定。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系统中有机物的吸附、降解和转化主要是由生物膜完成的,生物膜的生物活性直接影响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因此如何判断生物膜活性的高低,以便及时调节人工湿地系统的操作条件,使之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现阶段用于生物膜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各种生物酶活性测定法和耗氧速率法,但是这些方法应用于人工湿地填料生物膜的活性测定时,有很多弊端:
(1)生物酶活性测定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让微生物的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时间,通过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等,使反应完全停止(也叫中止反应法)。加入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色测出底物和产物的变化。由于酶活性受温度、溶解氧浓度、电子受体浓度、酸碱度的影响很大,在人工湿地系统操作环境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测出的结果很不稳定,很多情况下缺乏前后可比性。另外,由于人工湿地填料及其表面微生物膜在测定时容易脱落,混淆色度,易造成测定结果的不可靠性。
(2)生物膜耗氧速率测定法:该方法的原理是认为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氧作为好氧微生物的电子受体而被利用,因而耗氧速率直接反映了微生物的代谢速率。但是在生物膜工艺中,由生物膜的最里层到最外层,依次为厌氧区、缺氧区、有氧区,相对应分布着厌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并且湿地环境中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的数量远远大于好氧微生物;因此只测定氧的消耗速率,而忽视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所需电子受体(通常为硝酸根、硫酸根、铁离子)的浓度变化,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生物膜的代谢能力,也即不能反映生物膜的真实活性。
因此,对于人工湿地环境下应用的填料生物膜活性,需要考虑其菌群特点,提出新的快捷方便的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准确、快捷的人工湿地填料生物膜活性测定方法,其测定原理是根据生物膜中微生物(好氧菌、兼性菌、厌氧菌混合)在新陈代谢中对电子受体消耗,反映生物膜的活性,在单位时间内不同类别的电子受体消耗越多,说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活性越高。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不仅限于人工湿地的生物膜活性测定,其他任何非纯好氧条件下的生物膜活性的测定,都可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活性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将挂有生物膜的人工湿地填料与硝酸根、硫酸根、三价铁离子、饱和充氧水混合;
2)测量上述混合物的初始溶解氧含量,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所述混合物的终溶解氧含量、终硝酸根浓度、终硫酸根浓度和终三价铁离子浓度,并测量亚硝酸根浓度;
3)将生物膜填料取出、干燥并称质量;
4)利用上述生物膜填料的质量、初始溶解氧含量、初始硝酸根浓度、初始硫酸根浓度和初始三价铁离子浓度,以及上述测量的终溶解氧含量、终硝酸根浓度、终硫酸根浓度、终三价铁离子浓度和亚硝酸根浓度计算单位时间内生物膜代谢消耗氧分子、硝酸根、硫酸根和铁离子过程所转移的电子摩尔数,并由这三个值计算所述生物膜的代谢活性。
好氧菌在呼吸中消耗的电子受体是氧分子,厌氧菌在呼吸代谢中消耗的常见电子受体是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三价铁离子[Fe3+],兼性菌具有两套呼吸系统,既能消耗氧分子,又可以利用其他3种厌氧菌常用的电子受体,所以采用同时监测单位时间内溶解氧(DO)含量、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三价铁离子[Fe3+]浓度变化来反映生物膜的活性,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另外还需指出,有些厌氧或兼性菌可以利用CO2、H2气体作为呼吸过程中的电子受体(也即呼吸作用会使其在样品中含量降低),但是这两种气体同时又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即对有机物的分解会使其在样品中含量升高),因此其浓度变化不是单纯来自微生物的呼吸代谢,故不建议采用这两种气体浓度的变化来反映生物膜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春;李春华;姜怡,未经叶春;李春华;姜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及无线电能供电系统
- 下一篇:液面自动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