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稀土410钢级船舶用钢管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535.8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韬;宋江波;乔爱云;董珍;姜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3/04;C21D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410 船舶 钢管 生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用无缝钢管生产方法,属于黑色冶金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船舶用碳钢和碳锰钢无缝钢管有320、360、410、460、490五个钢级,其中承压管分为I、II、III级,对于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有较高的要求。
用碳钢和碳锰钢轧制后经过正火热处理工艺,再加入稀土可以提高钢材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含稀土410钢级船舶用钢管的生产方法。
采用含稀土类钢种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钢的塑性,使钢的冲击韧性提高,并且高温力学性能很好,可以满足碳锰钢类船舶用无缝钢管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设计的410钢级船舶用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简述为:
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圆坯连铸→管坯加热→穿孔→连轧管→定张减径→冷床→锯切→矫直→探伤。
将重量百分比90%的高炉铁水与10%的优质废钢作为原料。
以下述工艺流程进行生产:首先对上述铁水进行预处理,然后与上述废钢一同加入顶底复吹转炉进行冶炼,将冶炼好的钢水装入钢水包进入LF炉工位进行精炼,精炼完成后进行VD工位进行真空脱气处理,再进行圆坯连铸,对连铸管坯进行加热,对加热好的管坯进行穿孔使其成为连轧管,对轧管进行定张减径后送入冷床冷却,然后实施锯切,对切好的套管进行热处理,然后进行矫直, 最后经探伤检测,合格者即为成品。
其具体工艺过程详述如下:
1、将高炉铁水经预处理,使得铁水中的含S量(重量百分比)降低到0.010%以下;
2、将预处理后的铁水兑入顶底复吹转炉,加入(重量百分比)10%优质废钢,采用单渣工艺冶炼,控制终渣碱度和终点目标:[C]出钢≥0.06%;点吹次数≤1次,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终脱氧采用有铝脱氧工艺,出钢过程必须挡渣或扒渣,出钢过程中合金加完以后加入白灰块;
3、在LF炉进行精练:精炼全过程按要求正常吹氩,采用从低级数到高级数逐渐提高升温速度的方式加热提温;根据转炉钢水成分及温度进行造渣脱硫、成分调整及升温操作;采用造白渣操作;
4、LF炉精炼结束后保持底部软吹Ar,按预定加入量喂入稀土丝。
5、进行VD真空处理:真空度≤0.10Kpa,深真空时间≥13分钟;
6、喂入定长硅钙丝,喂丝后进行8--10分钟吹Ar。将经过VD真空处理后的钢水进行圆坯连铸,采用低拉速、恒拉速控制和电磁搅拌工艺;控制钢水过热度;铸坯经过矫直后,切割为圆管坯。
对检验合格及硫印不大于2.0级的铸坯进行制管,其管坯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有害杂质元素如下:
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5-0.20;Si 0.15-0.35;Mn 0.80-1.50;P≤0.025;S≤0.020;Al 0.02-0.05;稀土元素RE 0.0005-0.0100;余量为基体Fe。
所述稀土元素为Ce、La混合稀土金属: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e 67%、La33%。
制管过程如下;
连续检查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等各段的温度,环形炉各段温度控制见 下表;
环形加热炉各段温度
计算机系统在线记录各段加热温度,要求控制好预热段、均热段温度,保证加热透彻均匀而不过烧。热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轧前检查处理辊道避免划伤。加热好的管坯在φ180mmMPM连轧管机组轧制成无缝钢管,每批至少进行一次热取样检查几何尺寸。
经过上述工艺过程,可以生产出本发明所述的“含稀土410钢级船舶用钢管”。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按照下述工艺流程: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圆坯连铸→管坯加热→穿孔→连轧管→定张减径→冷床→锯切→矫直→探伤,生产出具有表1所列产品化学成分的钢管,由表1可知通过严格控制精炼工艺,磷硫含量较低,Al含量接近上限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性能。
表1:成品成分%
其余为基体Fe和无法检测的微量杂质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