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523.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芊;崔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晓芊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5/00;A61P1/1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干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干症在临床上可见,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口干是口腔内唾液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唾液的产生和分泌受全身、局部、外界和自身各因素的影响。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患者感到口腔干燥,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食物,特别是较干燥的食物时,不能形成食团而影响吞咽。唾液分泌量少,对牙齿和口腔粘膜的冲刷作用也小,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以及唾液本质具有的抗菌效能下降,而容易造成猛性龋或牙周病。因而,口干症患者的患龋率较高。多数口干症患者的味觉也会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地刺激食欲,而且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中医学多以滋养肝肾、益气润燥、清热生津的方法治疗口干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本的不足,提供一种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的治疗口干症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
药理分析:本发明方药中的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焦山楂酸,甘,微温;归睥,胃,肝经;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功能;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以上诸药合用,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有补肺健脾,清热生津,活血化瘀,生津润燥之功。以达到益气润燥、清热生津、消渴止渴的目的。本发明配制简单,药源广,所用中药原料成本低。
制备及服用方法:将中草药按照上述重量放入砂锅中,加入凉水浸泡1小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30-40分钟,取药汁150ml;再加入热水,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分钟,取药汁150ml,将两遍煎得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早、晚饭后各用温服150ml汤药。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本发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78例中治愈54例,有效18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92.31%,治愈率69.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其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黄芪20克,焦山楂15克,白术、党参各12克,天花粉、黄柏、麦冬、白头翁各10克,柴胡、甘草各6克,升麻、知母各3克。
一种治疗口干症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治疗观察病例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其年龄35-65岁。
二、临床表现:口渴烦燥,舌质暗红,伴有大便干结,不思饮食,周身疲倦乏力。
三、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本发明中药汤剂,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油炸、粘腻、辛辣、寒凉食物及海产品。
四、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
有效: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如前,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治疗观察病例中,服药一疗程,72例患者的口干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服药二到四个疗程,痊愈54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18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见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1、曲某,男,65岁。因口渴2月,饮水多,双下肢乏力,尿量增多。经检查,其舌质干燥,色红无苔,颊粘膜有溃疡,齿龈萎缩,多个龋齿,查血糖正常。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药一疗程,口渴症状有所减轻,但还常感乏力;又服药三疗程,口渴症状明显减轻,颊粘膜溃疡消失,大便通畅;服药四疗程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晓芊,未经于晓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