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粗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789.8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东;李明华;孙阳;邵春鸣;卢进军;陈克新;李继新;张雪梅;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5/08 | 分类号: | F02M35/08;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粗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清器,具体讲涉及一种空气粗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工程特种车辆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主要功能过滤掉发动机进气中的灰尘,进入发动机的是清洁空气进入发动机。工程特种车辆是在全地域、全天候条件下工作需要,因此对滤清器的要求极高,因为只有性能好的空气,才能满足发动机需要。现有的工程特种车辆空气滤清器通常包括粗滤清器(一级滤清器)和精滤清器(二级滤清器),在精滤清器之后还要安装一个安全滤芯,以备在安装和更换主滤芯时,或者主滤芯偶然损坏时灰尘进入发动机。安全滤芯的材料多为无纺布或滤纸。精滤清器包括主滤芯;粗滤清器通常由直通式旋流管组成,直通式旋流管是一种典型的气固分离设备,由导流管、导流叶片和排气管组成;气固两项流进入导流管,在导流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旋转,气流中的大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到管壁,并沿着壁面向下运动,最后从排尘口分离出来,分离后的洁净气体从排气管排出。由于旋流管分离作用主要依靠惯性离心力,因此在流速较小时,由于离心力较小,过滤效率较低。现在使用的由直通旋流管组成的粗滤清器在工作流量范围内过滤效率随流量变化,由小到大,在低流量时效率较低:如在额定流量时为粗滤清器的过滤效率为93%,在60%额定流量时过滤效率为55%左右,可见在低流量时过滤效率很低。
现有的粗滤清器的过滤效率低,就会有很多灰尘进入精滤清器(二级滤清器),使精滤清器的主滤芯负荷较大,不利于主滤芯的保养周期,增加了主滤芯的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在全流量工作范围内过滤效率的全效空气粗滤清器,该空气粗滤清器原理和结构能解决现有直通式旋流管粗滤器低流量时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粗滤清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旋流管为两级;其中一级旋流管的出气口与另一级旋流管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积聚滤清器;所述积聚滤清器包括积聚滤芯;所述积聚滤芯的透气度在1500-3500l/m2.s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每级旋流管包括至少一个的直通式旋流管;所述直通式旋流管包括导流管、导流叶片和排气管。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直通式旋流管的轴向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直通式旋流管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设有抽尘口。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积聚滤芯由多孔介质的板材纤维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板材纤维包括玻璃纳米纤维、碳纤维和花式醋酸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气体低流量时,所述积聚滤清器对灰尘进行集结及过滤;在气体高流量时,所述积聚滤清器释放集结后的灰尘;所述低流量为10%-60%的额定流量;所述高流量为大于60%的额定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空气粗滤清器的轴向设有连接精滤清器的滤后洁净气体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粗滤清器通过三级过滤,解决了现有直通式旋流管粗滤器低流量时效率低的问题,使得空气粗滤清器在工作低流量时灰尘的过滤效率提高;
2、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粗滤清器在全工作流量范围内过滤效率达到98%以上,过滤效率提高大于10%,大大提高在全流量范围下的空气过滤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粗滤清器的实现方法过滤效率提高,减小了精滤清器中的主滤芯的负荷,提高了主滤芯的保养周期,使主滤芯的维护周期变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粗滤清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全效空气粗滤清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全效空气粗滤清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液压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有机光敏光电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