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351.X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晓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B43/46 | 分类号: | B65B43/46;B65B43/26;B65B4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输送 式纵型 装袋 包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沿在水平面内的规定的轨道(例如圆、直线、赛道等)间歇移动的分别具备开闭自由的夹持部的左右一对夹子夹持袋的两侧缘部,以吊挂状态保持该袋,一面在大致袋的宽度方向每次移动规定的距离,依次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一面在规定的范围输送,在其输送过程中实施规定的包装处理的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以包括液状物在内的被包装物为对象的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间歇输送式的纵型装袋包装中的一个是包括液状物在内的被包装物的充填。使用图1、2,对以往的该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方法进行说明。以往,为充填被包装物而使把持袋106的两侧缘部108的夹子104、104相互接近,使袋口110以成为大致圆形的方式开口,图1表示使袋口110开口了的状态的袋106的正视图,(a)表示充填液状物136后的输送开始时,(b)表示下一个停止位置上的输送停止时。图2表示使袋口110开口了的状态的袋106的输送停止时的俯视图(与图1(b)对应)。图2中左侧的箭头表示袋106的输送方向。
如图所示,在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中,由于一面间歇地输送袋106,一面进行规定的包装处理,所以,在输送时(尤其是间歇输送开始时以及间隙输送停止时),被充填在袋内的液状物136因惯性而大幅摇摆,在袋口110的缘部108大量堆积(参见图1)。其结果为,液状物136附着在袋口110的内面的密封预定部,以此为原因,在以后的密封工序中产生密封不良(咬入密封)。另外,在摇摆过大的情况下,还产生液状物136从袋口110飞出到袋外这样的问题(参见图1(b)、图2)。
以往,作为这样的问题的对应策略,进行在充填液状物136后,在袋口110密封前,如图3所示,使左右一对夹子104背离,在袋口110的下侧使袋106张紧的方法。图3表示张紧了的状态的袋106的正视图,(a)表示输送开始时,(b)表示输送停止时。但是,虽然根据该方法,能够防止液状物136从袋口110飞出到袋外的问题,但是,不能抑制袋内的液状物136的摇摆、与之相伴的在袋106的缘部108上的堆积本身。而且,若液状物136因摇摆而与袋内的张紧部118的正下方剧烈碰撞,则即使袋口110附近被张紧,液状物136也浸入到袋口110的内面的微小间隙,结果,能够产生附着在密封预定部的情况。
尤其是,在将例如脱气工序那样的间歇停止位置设定在充填液状物136的工序和密封袋口110的工序之间的情况下,从充填液状物后到进行袋口110的密封为止的期间,多次反复进行间歇输送的开始以及停止。即、在充填液状物后,由于向下一个工序的间歇输送的开始以及停止,液状物136大幅摇摆,在其摇摆还未被吸收时就进行向下一个工序的间歇输送的开始以及停止。由此,液状物136的摇摆累积性地增大,在密封袋口110时,上述密封不良的问题明显。
另外,即使假设液状物136未到达密封预定部,在将加压脱气工序设置在后工序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加压脱气从袋内被推出的空气,使得浸入到张紧部118的液状物136被上推到密封预定部,其结果为,产生密封不良。这样,在使袋口110附近张紧的方法中,由于不能完全防止上述密封不良的产生,所以,从前是通过降低包装处理的速度,尽量抑制液状物136的摇摆来对应,但是,没有避免因抑制速度造成的生产性的降低。
但是,作为防止间歇输送式纵型装袋包装中的充填物的摇摆的发明,例如有日本特开2001-88810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防横摇摆装置。在本装置中,采用通过用一对防横摇摆板夹住由夹具以吊挂状态保持的各袋的每一个,防止在间歇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袋的横摇摆的结构。
该装置由于通过直接用板夹入袋来抑制袋本身的摇摆,所以,能够期待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降低被包装物的摇摆本身。尤其是在被包装物为液状物的情况下,基本不能抑制该液状充填物的摇摆,由于即使使用该结构也能够产生密封不良,所以,不得不抑制包装处理的速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88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2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47851号公报
另外,专利文献2、3记载的发明虽非直接针对上述问题点的发明,但公开了作为后述的本申请发明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将夹持袋的左右一对夹子设定在比一般的位置更接近的位置的结构。但是,这些文献记载的发明与本申请发明相比,使夹子接近的时刻不同,发明的解决课题以及效果也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