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挡圈自动安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5302.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前;吴桦;陈发勇;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达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20 | 分类号: | B25B2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自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挡圈自动安装装置,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装配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市场上多采用弹性挡圈的手动安装,单个装配,带来许多问题: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安装费力;工作效率低;安装过程中容易使弹性挡圈出现损坏或工件表面出现划痕;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会出现少装、漏装及错装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弹性挡圈自动安装装置,不需要操作人员动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弹性挡圈自动安装装置,是由卡簧自动送料机构、卡簧压装机构、弹性挡圈安装台架、夹具固定机构、推拉式滑轨机构组成。所述的弹性挡圈安装台架安装在整个装置的底座上;卡簧压装机构安装在弹性挡圈安装台架的上端;卡簧自动送料机构安装在弹性挡圈安装台架的面壁上;夹具固定机构安装在整个装置的底座上,位置位于弹性挡圈安装台架的近卡簧自动送料机构端;推拉式滑轨机构安装在夹具固定机构的两侧。
其操作方法和流程如下:
a)、把卡簧手动填料到料槽上;b)、在初始位置时,夹具固定机构为伸出形式,手动把所需要装配的物件放到指定的夹具上,汽缸会自动缩回,把夹具固定机构拉到工作位置,推拉式滑轨机构下安装有顶针块,是夹具拉至指定位置后精确定位;c)、等夹具固定机构到指定位置后并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物料,传感器给出信号,卡簧送料机构自动把卡簧动到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并有传感器进行检测;d)、检测到卡簧后,卡簧压装机构会对卡簧进行压紧,压紧机构由汽缸带动。e)、压到指定位置后,推拉式滑轨机构的汽缸把夹具固定机构推出工作位置,这是只需要人工把物料取出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操作方便,此机构采用料槽自动上料,只需要把大量的卡簧填入料槽内及可,料槽把卡簧自动送都指定安装位置,无需人员参与,减少工人的操作时间;
3、卡簧自动压装,由料槽把卡簧送至指定位置后由压装机构压紧,不需要人员参与,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4、由于是自动压装机构采用汽缸压紧,速度快,无噪音,无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卡簧自动送料机构2:卡簧压装机构3:弹性挡圈安装台架4:夹具固定机构5:推拉式滑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弹性挡圈自动安装装置,是由卡簧自动送料机构1、卡簧压装机构2、弹性挡圈安装台架3、夹具固定机构4、推拉式滑轨机构5组成。所述的弹性挡圈安装台架3安装在整个装置的底座上;卡簧压装机构2安装在弹性挡圈安装台架3的上端;卡簧自动送料机构1安装在弹性挡圈安装台架3的面壁上;夹具固定机构4安装在整个装置的底座上,位置位于弹性挡圈安装台架3的近卡簧自动送料机构1端;推拉式滑轨机构5安装在夹具固定机构4的两侧。
其操作方法和流程如下:
a)、把卡簧手动填料到料槽上;b)、在初始位置时,夹具固定机构为伸出形式,手动把所需要装配的物件放到指定的夹具上,汽缸会自动缩回,把夹具固定机构拉到工作位置,推拉式滑轨机构下安装有顶针块,是夹具拉至指定位置后精确定位;c)、等夹具固定机构到指定位置后并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物料,传感器给出信号,卡簧送料机构自动把卡簧动到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并有传感器进行检测;d)、检测到卡簧后,卡簧压装机构会对卡簧进行压紧,压紧机构由汽缸带动。e)、压到指定位置后,推拉式滑轨机构的汽缸把夹具固定机构推出工作位置,这是只需要人工把物料取出即可。
在使用本发明安装侧门锁锁芯卡簧时,先把卡簧放到卡簧槽内进行填料,一次性可以填料100个以上,然后把侧门门锁锁芯放到指定的仿形夹具上,启动按钮采用双启动形式,双手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对侧门锁锁芯进行卡簧安装,等安装结束后,手动取下安装好的侧门锁锁芯即可。本发明可以通用多种形式的卡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达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安达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