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管道衬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199.5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纲;顾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四达氟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6;B29K27/1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四氟乙烯 静压 成型 装置 采用 管道 衬里 方法 | ||
1. 一种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内模(1)及套装在管状内模(1)外的管状外模(2),在管状外模(2)的内壁上设有弹性膜层(6),在管状内模(1)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上密封环(3)和下密封环(4),上密封环(3)和下密封环(4)的外环面分别抵接在弹性膜层(6)上,且弹性膜层(6)、上密封环(3)、下密封环(4)和管状内模(1)共同围合形成环形填料腔(5),在与环形填料腔(5)对应的管状外模(2)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层(6)为平贴在管状外模(2)内壁上的圆形的橡胶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3)的外端面向外延伸后水平固定在管状外模(2)的上端面上,在下密封环(4)的外端面上抵接有环形压板(7),环形压板(7)水平固定在管状外模(2)的下端面上,且环形压板(7)的内环面通过密封圈(8)密封抵接在管状内模(1)上,弹性膜层(6)的两端分别夹设在上密封环(3)与管状外模(2)的端面之间及环形压板(7)与管状外模(2)的端面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内模(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定位法兰(9)和下定位法兰(10),上定位法兰(9)的端口延伸至管状内模(1)内并水平固定在上密封环(3)上,下定位法兰(10)的端口延伸至管状内模(1)内并水平固定在环形压板(7)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在管状外模(2)的外环面上均布,且通孔(21)的通径面积占管状外模(2)外环面面积的40%至60%。
6.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管道衬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1)组装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并将聚四氟乙烯粉料填满在环形填料腔内;
2)再将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整体放置于等静压机的高压舱内,并向高压舱内注满水;
3)对高压舱加压至设定值并保压,使环形填料腔内的聚四氟乙烯粉料冷压成型为管坯;
4)打开高压舱后取出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装置,并取出管坯,且衬里管道的内径小于管坯的外径;
5)对管坯进行烧结;
6)用口模将管坯拉细至设定值,将管坯置入衬里管道内,且管坯与衬里管道间设有间隙;
7)加热管坯,管坯尺寸恢复后贴紧在衬里管道内;
8)对管坯两端进行热翻边;
9)检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管道衬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压力设定值为25至35MPa,保压时间为1至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管道衬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管坯的外径比衬里管道内径大2%至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管道衬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管坯与衬里管道间的间隙为1mm至2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等静压成型管道衬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的检验包括高温老化试验、低温老化试验、蒸汽和冷却水循环试验、高温真空试验、耐压试验和耐静电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四达氟塑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四达氟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1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