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体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5020.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6 | 分类号: | B24B21/06;B24B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研磨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板体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进步,各种平面显示面板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如电视、计算机、行动电话、卫星导航装置等。
在制作平面显示面板的过程中,需要对平面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研磨清洁,而现有的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研磨装置100包括驱动件110以驱使移动平台120沿水平方向D1左右移动,而移动平台120上设有研磨布130。此外,研磨装置100更包括气缸140以及研磨头150,研磨头150用以吸附平面显示面板50,而气缸140连接研磨头150,以驱使研磨头150沿垂直方向D2上下移动。当要进行研磨的步骤时,气缸140驱使研磨头150向下移动,以使平面显示面板50接触研磨布130,而驱动件110驱使移动平台120左右移动,以对平面显示面板50的表面进行研磨。
现有技术中,在研磨时气缸140的上升压不稳定,且容易产生漏气的情形,导致研磨清洁的效果变差。此外,研磨厚度不易精准掌控,容易出现表面刮伤或损坏平面显示面板50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板体研磨装置,以精准控制研磨厚度。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板体研磨装置,以降低维护成本。
为达上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本发明提出一种板体研磨装置,包括升降平台、研磨模块以及加压模块。升降平台具有承载部,研磨模块与承载部相对,且研磨模块包括研磨带与驱动组件。研磨带具有相对的研磨面与背面,而驱动组件连接研磨带,以驱使研磨带转动。加压模块包括加压头与压力调整组件。加压头适于移动而接触至位于升降平台与加压头之间的部分研磨带的背面,而压力调整组件连接加压头,并适于移动加压头以调整加压头施加于研磨带的压力。压力调整组件包括腔体、电磁线圈、永久磁铁以及连接件,腔体具有远离加压头的顶侧,永久磁铁可移动地设置于电磁线圈与顶侧之间,且永久磁铁与顶侧之间形成密封气密室。电磁线圈固定于腔体,并位于加压头与永久磁铁之间,而连接件连接于永久磁铁与加压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研磨装置更包括配置于承载部的压力侦测模块,而压力调整组件更包括电性连接至压力侦测模块与电磁线圈的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研磨面为粗糙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加压模块更包括多个滚珠,设置于加压头内,且加压头包括接触面用于接触研磨带,接触面上设有多个孔洞,滚珠分别经由孔洞伸出接触面外以接触研磨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加压头包括接触面用于接触研磨带,接触面设有多个出液孔,研磨带设有多个贯孔,贯孔从研磨面延伸至背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滚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面与位于第一承载面边缘的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与加压头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第二承载面与加压头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与驱动元件。平台本体具有承载部,而驱动元件连接平台本体,以驱使平台本体朝接近或远离研磨模块的方向移动。
为达上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板体研磨装置,其包括升降平台、研磨模块以及加压模块。升降平台具有承载部,而研磨模块与承载部相对。研磨模块包括研磨带及驱动组件。研磨带具有相对的研磨面与背面。驱动组件连接研磨带,以驱使研磨带转动。加压模块包括加压头、多个滚珠以及压力调整组件。加压头适于移动而接触至升降平台与加压头之间的部分研磨带的背面。滚珠设置于加压头内,且加压头包括接触面用于接触研磨带,接触面上设有多个孔洞,滚珠分别经由孔洞伸出接触面外以接触研磨带。压力调整组件连接加压头,并适于移动加压头以调整加压头施加于研磨带的压力。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体研磨装置中,板体设置于升降平台上,并通过加压模块将研磨带加压至板体,以对板体进行研磨,而这样的方式有助于精准控制研磨厚度。此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板体研磨装置中,因加压头内设有滚珠以减少研磨带与加压头的之间的摩擦力,所以能延长研磨带的使用寿命,以降低维护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研磨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微机电系统(MEMS)阵列的电源开关系统
- 下一篇: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