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热炉粉料利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4778.8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占玉 |
主分类号: | C22B4/08 | 分类号: | C22B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热炉粉料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热炉冶炼生产中如何加入粉料的方法,尤其是矿热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面简便直接利用,对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矿热炉生产过程中,如电石冶炼、硅铁冶炼、黄磷冶炼等,只能使用颗粒原料,而粉面料因会造成料面板结、透气性差等被丢弃或降价处理,不能直接使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公知的矿热炉粉料利用技术有:空心电极技术、粉料压球成型技术等。空心电极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挪威艾肯公司技术,它是在电极中心加入φ130㎜的钢制中空管,通过这根钢制中空管将粉料投入炉内。因粉料直接进入熔池,所以必须用保护气体输送,并用保护气体平衡压力。因在焊接电极壳过程中同时对接中空管非常麻烦,加之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要求高、对粉料粒经要求严格、粉料利用少等弊端,在国内矿热炉上少有成功运行。粉料压球成型技术,上个世纪就在各矿热炉上有所应用。它是将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或单独),加入粘接剂,通过压力机成型,达到要求的粒径,再经过烘干后同正常原料混合使用。现在大部分矿热炉使用厂家有设备,掌握生产工艺技术,但大都因为生产成本高、成型后机械强度不如颗粒料,在输料过程容易破碎产生粉面,达不到预期效果,至今少有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料中粉面影响料层结构,影响透气性,影响生产,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投资省、操作方法简便、运行费用极低的粉料利用方法。
发明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是:将矿热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料,按高于工艺配比,单独、直接经投料管投入到矿热炉中心区。因中心区受料面积占总受料面积10%左右,所以不影响料层透气性,不影响料层结构。因中心区温度最高,料面沉降速度快,约占总投料量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投入粉料也不会造成料面板结。因考虑到粉料电阻大于颗粒料电阻,所以采用配比变化来调整炉料电阻,一般粉面配比高于颗粒料配比10%左右,这样产品质量自然提高。粉料的粒径小了,反应速度快了,所以各项消耗都要降低。
效益分析 按年产10万吨电石生产规模来分析:
年产10万吨电石用白灰11万吨、兰炭8万吨、电极糊3000吨,产生白灰粉面15000吨 、兰炭粉面16000吨,采用本发明后可用完全部粉面,同时节约电极糊30%,提高质量8-10L/Kg,降低工艺电耗约100KWh/T。其中兰炭市场价1100元/吨;白灰430元/吨;电极糊3500元/吨;发气量10元L/Kg;电价0.5元/度。而兰炭粉面500元/吨;白灰粉面30元/吨
直接节约价值:
兰炭 16000×(1100-500)=960万元
白灰 15000×(430-30)=600万元
电极糊 3500×3000×30%=315万元
质量 10×10×100000=1000万元
电 0.5×100×100000=500万元
合计 3375万元
按全国年产电石1500万吨计算,年节约50.625亿元(还不包括硅铁冶炼、黄磷冶炼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占玉,未经马占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