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及滴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708.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脉冲 滴灌 灌水 方法 | ||
1.一种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由进水槽、射流脉冲发生器、流道和出水槽组成,进水槽设有滤窗并与射流脉冲发生器连通,射流脉冲发生器与流道连通,出水槽位于流道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脉冲发生器由射流脉冲发生器进口、收缩段、导流段、射流喷嘴、控制口、射流空间、控制通道、信号口、直射流出口和斜射流出口组成;所述射流脉冲发生器最前端是射流脉冲发生器进口,其后接一个前大后小的收缩段,然后是一个导流段与一个射流喷嘴,射流喷嘴后的直射流侧壁上设置一个控制口,射流喷嘴后是一段前小后大形状的射流空间,射流空间的末端分割成为射流脉冲发生器的两个出口,与射流喷嘴正面相对的出口为直射流出口,位于射流喷嘴斜侧对面的出口为斜射流出口,直射流出口与直射流流道连通,斜射流出口与斜射流流道连通,直射流出口的侧壁上设置一个信号口,在射流空间的直射流侧壁面上开槽,连通控制口与信号口,形成控制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射流流道或斜射流流道的流道结构形式为迷宫式、绕流式、长流道式或孔口流道形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槽位于流道的末端,出水槽共有两个,分别与灌水器的两条流道连接,形成具有两个出水口的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位于直射流流道末端的是直射流出水槽,位于斜射流流道末端的是斜射流出水槽。
4.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流脉冲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槽只有一个,设置在两条流道的末端,出水槽将灌水器的两条流道连通,两条流道共用一个出水口。
5.一种射流脉冲滴灌方法,具体为:毛管中的压力水流由滤窗进入进水槽,通过收缩段、导流段与射流喷嘴形成射流,射流在通过喷嘴后进入射流空间,将首先产生直线射流,到达直射流出口,进入与其相连通的直射流流道,通过直射流流道尾端的直射流出水槽滴出;在直线射流的水流到达直射流出口的同时,一部分压力水流会通过直射流出口侧面的信号口进入控制通道,经过控制道到达控制口,通过控制口作用于射流喷嘴处的水流,使射流发生偏转,转向斜射流出口的一侧输出,流向与斜射流出口相连的斜射流流道,通过斜射流流道尾端的斜射流出水槽滴出,形成一次脉冲过程;而当水流偏转向斜射流出口输出时,信号口、控制通道与控制口内无水流输入,作用于射流喷嘴处的侧向压力消失,水流将恢复直线射流状态,重新进入直射流出口与信号口,使得水流再次发生偏转,完成又一次脉冲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分别在两条流道内产生脉冲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