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690.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山;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N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群 规模 dna 遗传 算法 催化裂化 分馏塔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过程是将重质原料转化为轻质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炼油工业中重要的一个二次加工过程,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炼油厂的经济效益。该过程使用的催化裂化分馏塔是实现二次加工中产品分离的关键单元,建立催化裂化分馏塔的精确模型对于降低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提高产品收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机理建模方法需要凭借先验知识来建立过程的微分方程组模型。由于催化裂化分馏塔是一个具有延迟和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机理建模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建模。近年来,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被应用于系统辨识中,为催化裂化分馏塔的模型建立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其中,神经网络因其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能力,是具有潜力的化工过程建模新方法。但神经网络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网络存在过学习、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支持向量机的出现,以其良好的理论背景,打破了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局限思维,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出发为复杂过程建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建模。其中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用于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得到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支持向量机用于逼近过程的非线性特性。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建模精度,可克服传统机理建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建模方法。
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催化裂化主分馏塔建模方法的步骤如下:
1)通过现场操作或实验采样获得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输入输出数据作为建模数据,输入数据包括顶循流量Q1、一中流量Q2和二中流量Q3,输出数据包括塔顶温度t1、粗汽油干点t2和轻柴油倾点t3;
2)设定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运行的参数:最大进化代数Gmax,初始种群规模N,置换交叉概率pc1,转位交叉概率pc2,普通变异概率pm以及菌群耐药性启发的变异操作概率pms,支持向量机参数(C,σ,ε)的取值范围和编码长度l,其中C为支持向量机的惩罚系数,σ为RBF核参数,ε为不敏感函数宽度;
3)设定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终止准则为: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运行代数达到最大进化代数Gmax;
4)使用建模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将建模数据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A和B两部分,使用A部分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B部分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得到均方差Ma,再用B部分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B部分数据作为测试样本得到均方差Mb,将均方差M=Ma+Mb作为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运行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最小化目标函数,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C,σ,ε);
5)变种群规模DNA遗传算法运行到最大代数,对最优解进行解码,得到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将该最优参数代入并用建模训练支持向量机,获得催化裂化主分馏塔的非参数模型。
所述步骤4)为:
(1)随机生成包含N个长度为L的DNA序列的初始种群,每一个DNA序列代表支持向量机的一组参数(C,σ,ε)的可能解,每个参数均由字符集{0,1,2,3}编码为一个长度为l的DNA子序列,支持向量机参数个数为3,因此一个DNA序列的编码长度为L=3×l,设置种群最优解连续无更新代数β=0;
(2)将种群中的DNA序列解码为支持向量机参数,将该参数代入支持向量机,并且用建模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以均方差M作为目标函数;
(3)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并按照适应度值的大小对种群进行划分,适应度值大的N/2个体组成优势群体,适应度值小的N/2个体构成劣势群体,设Ncnew为经交叉操作产生的新个体数目,其初始值为0;
(4)对种群中个体执行交叉操作直至Ncnew>0.5N;
(5)对种群中个体执行受菌群耐药性启发的变异操作和普通操变异操作;
(6)对种群中个体执行选择操作,同时将当代最优个体与上代最优个体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β=β+1,否则β=0;
(7)根据β的值判断是否增加种群规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对硝基杯芳烃的金属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