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4486.4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海;张燕清;徐永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共场所 人体生理 参数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生理参数包括血压参数、血氧参数和心电参数等,上述的人体生理参数对于人身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例如,当人的血压太高时,通常会头晕目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瘫痪等后果,所以,当人们对自身的状况感到不适时,需要及时得知自己的人体生理参数。
但是,当人们去车站、银行或医院等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时,人们的冗余时间常常被浪费掉,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为防止发生意外,人们通需要随身携带检测血氧参数、血压参数或心电参数等的检测仪,然而,更多的人则可能会怕麻烦不会携带检测仪,或者出门时忘记携带检测仪,导致在身体发生不适时无法及时得知自己的人体生理参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公共场所无法及时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其中,检测仪包括:
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相关参量并将其传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基于人体相关参量获取人体生理参数;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人体生理参数发送到外部终端。
其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壳体,所述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传送装置,所述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伸缩杆、传送带或传送齿轮。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的通讯方式包括:
蓝牙、2.4G无线通信、红外线、无线网路通信、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和无载波通信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人体生理参数;
音频模块,所述音频模块用于播放人体生理参数和/或提示用户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音视频节目;
所述音频模块还用于播放音频节目。
其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费用支付模块,用于收取用户支付的费用。
其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
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外部终端的目标地址。
其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键盘和/或触摸屏。
其中,所述检测仪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蓄电池和风能蓄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系统,其中包括:外部终端和上述的任意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
所述外部终端接收所述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获取的人体生理参数。
其中,所述外部终端包括:
手机、网络服务器、电子信箱或个人数字助理。
其中,所述外部终端与所述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之间的通讯方式包括:
蓝牙、2.4G无线通信、红外线、无线网路通信、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和无载波通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通过将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安装在公共场所,使用户在公共场所发生疾病时能及时检测得到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也有利于用户可以利用冗余时间随时获取自身的人体生理参数,避免用户需要携带多种检测仪造成的繁琐和麻烦,通过通信模块将人体生理参数发送到外部终端,使用户可以进行远程咨询或医疗,改善了用户的保健条件,提高了社会的医疗保健水平。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系统,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的检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公共场所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