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979.6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行英;加藤三树;猪俣诚;宫垣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胜;李春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显示 设备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包括:
液晶板(10),其显示图像;
控制器(50),其控制所述液晶板(10),
其中,所述液晶板(10)包括:特定显示像素(72),其在特定时间显示特定图像;以及正常显示像素(62),其在正常时间和在特定时间显示正常图像,其中在所述正常时间,未通过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来显示所述特定图像;
其中,所述控制器(50)对作为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的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值与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设定灰度值的比率进行控制,和对作为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的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值与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设定灰度值的比率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50)设定第一和第二模式作为控制模式,
其中,在外部光强度等于或低于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50)使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变为所述第二模式;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液晶板(10)在所述特定时间显示所述正常图像和所述特定图像,并且所述控制器(50)执行第一灰度处理以使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为最大值,并且还将在所述特定时间的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设为最大值;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液晶板(10)在所述特定时间显示所述正常图像和所述特定图像,并且所述控制器(50)执行第二灰度处理,以使在所述特定时间的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大于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使得所述特定图像的亮度比所述正常图像的亮度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控制器(50)使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或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可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控制器(50)使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或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可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控制器(50)将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控制在等于或低于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50)接收来自照度传感器(56)的信号,所述照度传感器检测所述车辆外部的光强度,并且
其中,当所述车辆外部的光强度等于或低于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50)使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变为所述第二模式。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50)接收来自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车辆的灯的灯开关(52)的信号,并且
其中,当所述灯开关(52)打开时,所述控制器(50)使所述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一模式变为所述第二模式。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50)接收来自输入部件(53)的信号,所述输入部件接收来自乘员的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输入部件(53)的信号提供用于调节显示在所述液晶板(10)上的图像的亮度的调节值,并且包括所述正常图像和所述特定图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特定图像包括用于向所述车辆的乘员给出与异常的出现有关的警告的警告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正常图像包括用于指示与所述车辆有关的状态值的仪表图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显示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当所述液晶板(10)同时显示所述正常图像和所述特定图像时,所述控制器(50)响应于所述调节值的变化而使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和在所述特定时间的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从相同的设定比率开始改变,以使得对于同一调节值,所述特定显示像素(72)的灰度比率大于所述正常显示像素(62)的灰度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