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退火炉用的炉内矫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901.4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占飞;徐祖敦;吴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矫直 装置 | ||
1.退火炉用的炉内矫直装置,设置于热拉伸平整退火炉均热段对带钢进行拉伸弯曲矫直;其特征在于:上辊和下辊穿过退火炉并架设在炉体上;下辊直接通过其轴承座固定在炉体上;上辊的每一根都通过上辊升降装置固定在炉体上且能够在各自上辊升降装置的控制下单独升降;炉体与上辊之间设置有非金属补偿器,所述非金属补偿器与炉体和上辊轴承座紧密结合形成密封,且非金属补偿器设置为随着上辊的升降而延展或压缩以补偿上辊与炉体之间的相对位移;所述隔热装置设置于非金属补偿器和炉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有五根下辊、四根上辊;五根下辊直接通过其轴承座固定在炉体上,四根上辊的每一根都通过其自身的上辊升降装置固定在炉体的支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升降装置固定在炉体上,包括螺旋升降机、升降导轨和升降机马达,所述螺旋升降机可驱动上辊沿升降导轨上下升降;四根上辊的轴承座通过螺旋升降机和升降导轨固定在炉体的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采用双层水冷结构形式,中间连通;隔热装置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与非金属补偿器连接;非金属补偿器由两端联接法兰和中间圆形的柔性补偿部分组成;非金属补偿器一端与隔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上辊的轴承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采用双层水冷结构形式,中间连通;隔热装置一端与炉体连接,另一端与非金属补偿器连接;非金属补偿器由两端联接法兰和中间圆形的柔性补偿部分组成;非金属补偿器一端与隔热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上辊的轴承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非金属补偿器中间的柔性补偿部分由带金属骨架的氟橡胶圈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非金属补偿器中间的柔性补偿部分由带金属骨架的氟橡胶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7之一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和下辊直径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选择小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7之一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辊驱动齿轮马达固定在上辊齿轮马达底座上,上辊驱动齿轮马达和上辊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下辊驱动齿轮马达固定在炉体上,下辊驱动齿轮马达和下辊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编码器安装在各马达尾部;还设置有PLC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内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辊驱动齿轮马达固定在上辊齿轮马达底座上,上辊驱动齿轮马达和上辊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下辊驱动齿轮马达固定在炉体上,下辊驱动齿轮马达和下辊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编码器安装在各马达尾部;还设置有PLC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9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