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馈入系统闪变源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583.1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维;贺惠民;杨洪耕;锁娟;王建伟;邓春;周辉;赵燕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馈入 系统 闪变源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多馈入系统闪变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
根据所述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生成相邻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及无功功率变化量;
在预定阻抗角范围内选取多个系统阻抗角;
根据包含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无功功率变化量及系统阻抗角的参数生成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
根据所述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主要闪变源,并对闪变源进行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馈入系统为同级多馈入系统时,获取多个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包括:获取各负荷支路于多个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馈入系统为不同级多馈入系统时,获取多个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包括:获取各电压等级侧于多个采样时间点的有功功率采样数据及无功功率采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包含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无功功率变化量及系统阻抗角的参数生成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包括根据变压器参数、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无功功率变化量及系统阻抗角生成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级所述的多馈入系统为三绕组变压器时,所述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及无功功率变化量包括:相邻时间采样点的高压侧、中压侧及低压侧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及无功功率变化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参数包括:变压器高压-中压归算到高压侧的等值电抗、变压器高压-低压归算到高压侧的等值电抗及变压器高压侧对应的系统侧等值电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变压器参数、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无功功率变化量及系统阻抗角生成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包括:根据变压器参数、所述有功功率变化量、无功功率变化量及系统阻抗角生成所述三绕组变压器的高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中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及低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包括:高压侧负荷波动引起高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中压侧负荷波动引起高压侧电压波动的等效功率变化量及低压侧负荷波动引起的高压侧等效功率变化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包括:高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中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中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中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及低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中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包括:高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低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中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低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及低压侧负荷波动引起低压侧电压变化的等效功率变化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主要闪变源,并对闪变源进行量化,包括:
根据所述高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哪一侧为变压器高压侧的主要闪变源,并对高压侧的闪变源进行量化。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主要闪变源,并对闪变源进行量化,包括:
根据所述中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哪一侧为变压器中压侧的主要闪变源,并对中压侧的闪变源进行量化。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主要闪变源,并对闪变源进行量化,包括:
根据所述低压侧的平均等效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定位哪一侧为变压器低压侧的主要闪变源,并对低压侧的闪变源进行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5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轨滚珠装配模具
- 下一篇:一种十字轴预应力闭合锻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