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566.8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或电脑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架构主要包含外框、液晶面板、电路板与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中包含有多个光学片,例如导光板、扩散片与棱镜片,用来使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地分布于显示面板上以提供影像。根据光源与出光面的相对位置,背光模块又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与侧光式背光模块。然而,虽然直下式背光模块相对于侧光式背光模块具有较佳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的功效,但由于直下式背光模块会增加产品的整体厚度,因此,难以应用在轻薄化的液晶显示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局部调光功能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用以使得出光更为均匀。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光学微结构。第一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区块。第二导光板叠置于第一导光板上,具有至少一第二发光区块。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导光板的相对两侧,第一发光区块相邻第一光源,第二发光区块位于第一发光区块之间。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光学微结构设置于第二导光板的一表面上,光学微结构包含功能性微结构以及匀光性微结构。功能性微结构对应于第二发光区块设置。匀光性微结构,从第二发光区块起向第二光源分布,其中匀光性微结构的图案密度从该第二发光区块起向第二光源递减。
在一实施例中,匀光性微结构包含多个网点,网点平行于第二光源方向之间的间距从第二发光区块向第二光源递增。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的厚度均一。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光学微结构设置于第二导光板相对于出光面的底面。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具有面对第二光源的两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入光面垂直于出光面。
于一实施例中,匀光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小于功能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的一半。
于一实施例中,匀光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为功能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匀光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为功能性微结构的分布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的光线主要从第一发光区块出光。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光源的光线主要从第二发光区块出光。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第一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第二光学微结构、第三导光板、第三光源、第三光学微结构。第一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区块。第一光源设置于第一导光板的相对两侧,第一发光区块紧邻第一光源配置。第二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二发光区块,分别紧邻第一发光区块配置。第二光源设置于第二导光板的相对两侧。第二光学微结构设置于第二导光板,每一第二光学微结构包含第二功能性微结构与第二匀光性微结构。第二功能性微结构分别对应第二发光区块设置。第二匀光性微结构分别从第二发光区块起向第二光源分布,其中第二匀光性微结构的图案密度分别从第二发光区块起向第二光源递减。第三导光板具有至少一第三发光区块,紧邻第二发光区块并位于第二发光区块之间。第三光源分别设置于第三导光板的相对两侧。第三光学微结构设置于该第三导光板,包含第三功能性微结构与第三匀光性微结构。第三功能性微结构对应第三发光区块设置。第三匀光性微结构从第三发光区块起向第三光源分布,其中第三匀光性微结构的图案密度从第三发光区块起向第三光源递减。
具有双层以上导光板的侧光式的背光模块,可以透过光学微结构的设计,使其具有局部调光的功能,并通过改变匀光性微结构的图案密度,使得具有局部调光功能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出光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显示图2中的第一导光板的仰视图;
图4显示图2中的第二导光板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第二导光板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图6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