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558.3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国辉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28;C21D1/18;C21D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齿圈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同步器齿圈是汽车变速机构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的加工质量、结构、使用寿命等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行驶及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其热处理技术较为落后,像采用离子氮化的技术加工内齿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汽车的要求,齿圈加工,通常采用40Cr等中碳合金钢,先粗车,再调质,后进行精加工,然后进行氮化,这样做可以防止齿圈变形,但它的表面硬度低,硬化层浅,加工成本高,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方法解决这些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制作的齿圈既能提高表面硬度、心部硬度、硬化层深、降低加工成本,又能保证齿圈尺寸。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造,选用低碳合金钢,依据图纸要求预留余量,锻造成形;步骤二、正火,采用等温正火技术消除锻造产生的不良组织,并使组织均匀;步骤三、粗车,去除大量余量,将外圆、孔、端面进行初步成形;步骤四、精车,将外圆、孔、端面、止口依照技术要求精车成形;步骤五、插齿,将内齿圈的齿形加工成型;步骤六、渗碳,通过多用炉渗碳,确保渗碳层在0.6-1.0mm之间;步骤七、压淬,将工件加热,再移至压床上压淬;步骤八、抛丸,将压淬好的工件进行抛丸,清洁表面,去除表面非马氏体,得到成品。
所述正火过程中正火温度为920-930℃,等温温度为600-650℃,等温正火后硬度为160-200HBW;所述压淬过程中将工件在转底炉上加热至840-860度后在进行压淬。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作的齿圈既提高了表面硬度、心部组织、硬化层深、降低加工成本,又能保证齿圈变形,从而提高了齿圈的使用寿命和车的载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齿圈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造,选用低碳合金钢20CrMnTiH材料,依据图纸要求预留余量,锻造成形;步骤二,正火,采用等温正火技术,正火温度在920-930℃,等温温度600-650℃,等温正火后硬度160-200HBW,并能消除锻造产生的不良组织,并使组织均匀;步骤三,粗车,去除大量余量,将外圆、孔、端面进行初步成形;步骤四,精车,将外圆、孔、端面、止口依照技术要求精车成形;步骤五,插齿,将内齿圈的齿形加工成型,齿形精度保证在8级之内;步骤六,渗碳,通过多用炉渗碳,确保渗碳层在0.6-1.0mm之间;步骤七,压淬,将工件在转底炉上加热至840-860度,再移至压床上压淬,这样可以减少变形,齿形能保证在9级之内;步骤八,抛丸,将压淬好的工件进行抛丸,清洁表面,去除表面非马氏体,这样可以增加齿圈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国辉,未经江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埋管活动式下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铝制家具柜体边框直拼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