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281.4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色冯;苏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4 | 分类号: | H01L25/04;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有机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一种新型显示器件,和现有的主要液晶平板显示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一般依次包括:衬底1、阳极2、发射层3和阴极4,发射层3又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出现了一种堆叠式OLED产品,如图2所示,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分别设置在两个衬底上,再将两个衬底贴合,分别加以电压,如此可以实现双面发光或单面发光,但是此类堆叠式OLED的每个发光二极管需要单独封装,制作复杂,厚度较大,且必须通过两组电压为发光二极管分别驱动,生产成本较高。
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堆叠式OLED产品,其以重复堆叠的方式设置在透明衬底上,并施以电压,如图3(a)所示,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中间的电极为不透明电极,其他电极为透明电极,中间的电极作为公共电极与两个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通过两组电压为其驱动,其厚度较小,制作工艺简单,但是必须通过两组电压为发光二极管分别驱动,生产成本较高;如图3(b)所示,另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采用串联的方式驱动,其厚度较小,制作工艺简单,但是其需要较大的电压驱动,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使用成本较高,总的成本还是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以解决现有的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须通过两组电压为发光二极管分别驱动或需要较大电压驱动,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
衬底;
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上;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表面上;
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表面上;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连接同一电源,采用并联方式工作,并且所述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实现单面发光或双面发光。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5nm~10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阳极层,所述第一阳极层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上;
第一发射层,所述第一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阳极层表面上;
第一阴极层,所述第一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射层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阴极层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二阳极层,所述第二阳极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表面上;
第二发射层,所述第二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阳极层表面上;
第二阴极层,所述第二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射层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阴极层和第二阴极层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所述第一阳极层和第二阳极层连接所述电源的阳极。
优选的,所述衬底和第一阳极层中至少有一层为不透明层,其他的电极层及绝缘层为透明层,此时,所述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为单面发光的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阴极层为不透明层,其他的电极层及绝缘层、衬底均为透明层,此时,所述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为单面发光的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制作材料为氟化锂或8-羟基喹啉锂。
优选的,所述第一阴极层、绝缘层和第二阳极层中至少有一层为不透明层,其他的电极层及衬底为透明层,此时,所述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为双面发光的堆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光曲线仪
- 下一篇:环境响应的基因载体材料及合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