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专用叶面肥及其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245.8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房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专用 叶面 及其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辣椒专用叶面肥及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在甘肃城乡均有栽培,其主要品种有灯笼辣椒,羊角辣椒和线辣椒。特别是甘谷栽培的线辣椒,色艳味辣,肉肥质量,油大,含脂肪量高,体长18~20cm,直径有1cm左右;其容易干燥,耐久贮,生食、炒食、干辣粉油泼均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被誉为辣椒中的佼佼者;加工成干辣椒,畅销国内外市场,素享盛名。
甘谷辣椒其生长特性在于: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在土壤干旱、施肥过多时,植株吸收水分受到抑制时,果实长度就会变短。
由于西北处于干旱地区,当水资源缺乏时,甘谷线辣椒的果实品质受到影响,使得当地农业种植户经济效益降低,收入下降。为此,辣椒生育除要求充足的氮、磷、钾的同时,还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增加其抗性,和提高果实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辣椒专用叶面肥及其种植方法,节约水资源,减少人工,果实品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辣椒专用叶面肥及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在春分至清明期间,将甘谷辣椒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再用25~30℃的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按1∶300的重量比例用水稀释后,将稀释液浸种8~12h;播种后白天气温保持25~28℃,地温18~22℃;6~7天出苗后向苗床撒细土厚0.3~0.5cm;
二、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纳豆胞酶杆菌菌剂20~40%、嗜酸乳杆菌菌剂2~10%、乙二胺四醋酸钠5~10%、碘化钾5~12、钼酸铵0.5~3.0%、硫酸锌5~12%、水20~50%;
所述纳豆胞酶杆菌菌剂和嗜酸乳杆菌菌剂可通过常规的菌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有效活菌数大于或等于2亿/g、杂菌率小于或等于10%的菌种;
三、施肥用量:将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与水按1∶50~500的重量比例用水稀释后,将稀释液直接喷洒植株;每亩每次用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30~50ml;喷洒时期可在育苗期、定植发芽期、初花期、结果结实期;
四、辣椒高度到5cm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种植待成熟采摘。
本发明所述一种辣椒专用叶面肥及其种植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自然条件下和大棚能够种植,种植不择土壤,能够耐涝、耐寒;产量每年亩产可达3600~4200kg,该辣椒平均长度为20~22cm,直径有1cm左右;味辣色艳,富含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D、C和更高红番茄素,存放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实施例1
施试验地为潮土,经过本试验前4年的匀地(只种作物,不施用任何肥料),土壤肥力较低。
一、在春分期,将甘谷辣椒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再用26℃的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按1∶300的重量比例用水稀释后,将稀释液浸种10h;播种后白天气温保持26℃,地温18℃;6天出苗后向苗床撒细土厚0.3cm;
二、制叶面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纳豆胞酶杆菌菌剂22%、嗜酸乳杆菌菌剂8%、乙二胺四醋酸钠7%、碘化钾11、钼酸铵2%、硫酸锌10%、水40%;
所述纳豆胞酶杆菌菌剂和嗜酸乳杆菌菌剂可通过常规的菌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其有效活菌数大于或等于2亿/g、杂菌率小于10%的菌种;
三、施肥用量:将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与水按1∶50~500的重量比例用水稀释后,将稀释液直接喷洒植株,每亩每次用本发明叶面菌肥原液40ml;喷洒时期可在育苗期、定植发芽期、初花期、结果结实期;
四、辣椒高度到5cm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种植待成熟采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探测装置电路
- 下一篇:地震发生瞬间告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