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156.3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标准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减速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减速器一般包括输入端部件、行星轮系部件、输出端部件。在该类行星齿轮减速器中,传统结构形式通常将输入轴与太阳轮做成一体的形式,如德国FLENDER公司的产品以及国内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结构,通常将输入轴的另一端加工成太阳轮。由于输入轴与太阳轮之间采用上述的一体式结构,常常使行星轮系难以实现全浮动形式,并不利于行星齿轮减速器整机的均载性能;同时输入轴与太阳轮为一体式,要将太阳轮的加工要求集中到输入轴上,增大了输入轴的加工难度,并且不利于输入轴与太阳轮的标准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该结构使得行星轮系能够实现全浮动形式,提高了整机的均载性能,并且有利于输入轴与太阳轮的加工及标准化。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包括内齿圈、与内齿圈固定连接的高速端壳体、输入轴、太阳轮、若干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若干行星轮分别相啮合,所述若干行星轮与内齿圈分别相啮合,所述若干行星轮均活动连接于行星架上,行星轮能够随行星架以太阳轮的轮轴为中心进行公转,同时以行星轮自身轮轴为中心进行自转,所述输入轴与太阳轮之间挠性连接,挠性连接可使高速级的整个行星轮实现全浮动形式,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均载性能。
所述挠性连接采用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入轴上的内齿套,所述内齿套另一端与太阳轮轮齿相啮合。
所述内齿套与输入轴过盈联接。
所述内齿套与太阳轮构成齿轮联轴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输入轴与太阳轮为可分的两部分,在输入轴与太阳轮之间采用挠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得与太阳轮相啮合的行星轮系能够实现全浮动形式,提高了整机的均载性能;同时输入轴可单独加工完后再与太阳轮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将所有的加工要求集中在输入轴上,从而降低了输入轴的加工难度,并且有利于输入轴与太阳轮的标准化与通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与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改良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包括内齿圈1、与内齿圈1固定连接的高速端壳体2、输入轴3、太阳轮4、若干行星轮5和行星架6,所述太阳轮4与若干行星轮5分别相啮合,所述若干行星轮5与内齿圈1分别相啮合,所述若干行星轮5均活动连接于行星架6上,行星轮5能够随行星架6以太阳轮4的轮轴为中心进行公转,同时以行星轮自身轮轴为中心进行自转,所述输入轴3与太阳轮4之间挠性连接,挠性连接可使高速级的整个行星轮实现全浮动形式,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均载性能。
所述挠性连接采用一端固定连接于输入轴3上的内齿套7,所述内齿套7另一端与太阳轮4轮齿相啮合。
所述内齿套7与输入轴3过盈联接。
所述内齿套7与太阳轮4构成齿轮联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拐杖
- 下一篇:一种降温治疗用护心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