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3110.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君;吴雅玲;张双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化县君诚陶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钧窑昆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产品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产品的制备中,坯料、釉料的配方以及烧成温度都极为关键,如何使烧成的陶瓷制品在使用时不溶出或尽量少的溶出铅镉等有害物质以及如何降低烧成成本是陶瓷业者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钧窑昆瓷不但不溶出铅镉,而且还可自然释放负离子,在盛水时有活水的作用,且烧成成本也较低。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陶土中加入占陶土重量15-25%的岩矿土制成坯体,将坯体在800-900℃素烧后施釉,施釉后进行釉烧,釉烧的烧成温度为1200-1250℃;
釉水配方如下:32-38重量份的氧化钾、30-36重量份的氧化钙、12-18重量份的氧化钡、9-15重量份的氧化锌以及2-8重量份的发色化合物。
釉烧的烧成曲线如下:从常温到900℃用时1-2h,从900℃到1100℃用时2-3h,从11 00℃到1200-12 50℃用时1.5-2.5h,并在1200-1250℃保持3-5h。
所述发色化合物选自氧化镁、碳酸锶、氧化铜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由于在坯体中加入了占陶土重量15-25%的岩矿土(即没有经过加工的无铅无镉的原矿土,富含石英、云母质、铁矿砂),以及合理的釉水配方及烧成温度,使得制得钧窑昆瓷没有铅镉溶出,并能自然释放负离子,具有活水作用,烧成后能自然发出多种颜色,并且无贴花纸、无彩绘,达到釉下装饰效果,避免传统贴花、彩绘等,减少烧成、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陶土中加入占陶土重量20%的岩矿土制成坯体,将坯体在800℃素烧后施釉,施釉后进行釉烧,釉烧的烧成温度为1250℃;
釉水配方如下:35重量份的氧化钾、33重量份的氧化钙、15重量份的氧化钡、12重量份的氧化锌以及1重量份的氧化镁、4重量份的碳酸锶。
釉烧的烧成曲线如下:从常温到900℃用时1.5h,从900℃到1100℃用时2.5h,从1100℃到1250℃用时2h,并在1250℃保持4h。
经仪器检测本发明制备的钧窑昆瓷每立方厘米可释放1200个以上的负离子。
实施例二
钧窑昆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陶土中加入占陶土重量22%的岩矿土制成坯体,将坯体在900℃素烧后施釉,施釉后进行釉烧,釉烧的烧成温度为1220℃;
釉水配方如下:33重量份的氧化钾、35重量份的氧化钙、17重量份的氧化钡、10重量份的氧化锌以及1重量份的氧化镁、2重量份的碳酸锶、2重量份的氧化铜。
釉烧的烧成曲线如下:从常温到900℃用时2h,从900℃到1100℃用时2h,从1100℃到1250℃用时2h,并在1250℃保持3.8h。
经仪器检测本发明制备的钧窑昆瓷每立方厘米可释放1200个以上的负离子。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化县君诚陶瓷研究所,未经德化县君诚陶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