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可变阀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966.7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可变 控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内燃机所产生的进气负压来操作配件或制动装置的控制技术。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在具有可变阀机构的内燃机中对用于使配件或制动装置工作的进气负压的控制。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的制动装置内组合有用于增大制动力的制动助力器。
该制动助力器通常是使用进气歧管内的负压的制动助力器。
另一方面,在具有可变阀机构的内燃机中,设置该可变阀机构的控制目标值以降低进气负压,从而可提高燃料经济性。
结果,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可靠地提供制动所需的负压。
此外,作为配件的操作,利用进气负压来进行用于将燃料蒸汽从燃料箱吸入燃烧室内的净化操作、以及用于将已从内燃机的燃烧室泄漏出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吸入曲轴箱内或者吸引作为燃烧气体的吹漏气的操作。
此时,利用配置有相移角足够的可变阀机构的内燃机,可以通过改变相位来增加或降低进气负压。
已知有控制可变阀机构以确保制动助力器所需的进气负压的技术。
例如,在后面所述的日本特开2005-163635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
近来,以抑制与节流阀关闭相关联的进气阻力增加并降低怠速状态下的进气负压的方式来设置汽油内燃机,从而提高燃料经济性。
在内燃机的传统可变阀机构控制设备中,即使当进气负压暂时变低时,制动助力器容量也使得能够进行助力器机构操作。然而,如果进气负压在稍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为低,则助力器机构操作根据制动器的使用频率而劣化,并且助力器机构操作最终丧失。结果,仅驾驶员的操作力使制动装置工作,这不方便。
此外,即使当进气负压暂时变低时,在该期间也仅停止配件的操作。然而,如果进气负压在稍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为低,则无法对燃料蒸气和吹漏气进行处理,结果,由于在一些情况下润滑油的劣化可能加速并且未燃烧的气体可能被排出到大气内,因而导致不便。
然而,如果在怠速状态下进行控制从而将进气负压设置得低,则在例如当内燃机负荷高时或者在大气压低的高海拔处的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可靠地提供所需的进气管压力。
例如,如日本特开2009-085145所公开的,在通过检测制动助力器负压来改变可变阀机构的相位的情况下,通过制动操作来降低该负压。因此,可以实现通过改变相位来增加制动助力器负压。此外,在进行该控制的同时,可以与该控制相关联地进行配件的操作。
然而,如果高海拔处持续上坡,在未利用制动器并且针对制动助力器确保了负压的情形下,则对可变阀机构不进行用于确保制动器装置的负压的相位改变控制。因此,进气负压持续保持极低,并由于对燃料蒸气和吹漏气进行处理的机会大幅减少而导致不便。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是确保怠速状态、减速状态、滑行状态以及减速滑行状态下的负压,并且利用确保的进气负压可靠地操作配件或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上述的不便,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阀机构控制设备,其包括:可变阀机构,用于改变内燃机阀的工作角的相位;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可变阀机构的相位,其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温度大于能够被看作预热后状态的特定值、加速器开度小于能够被看作怠速状态的特定值、并且进气负压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相位改变并收敛于出现预定进气负压的预定相位。
如上详细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阀机构控制设备,其包括:可变阀机构,用于改变内燃机阀的工作角的相位;以及控制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可变阀机构的相位,其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温度大于能够被看作预热后状态的特定值、加速器开度小于能够被看作怠速状态的特定值、并且进气负压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相位改变并收敛于出现预定进气负压的预定相位。
结果,当在内燃机已经过了预热操作之后的怠速状态下进气负压低时,通过利用可变阀机构改变相位来增加进气负压。因此,可以确保制动装置和配件的操作。此外,在进气负压高的其它情况下,可以提供满足燃料经济性的要求和排气净化性能的要求的相位,同时可以确保良好的燃料经济性和确保制动装置以及配件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可变阀机构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内燃机的系统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进气阀升程量、排气阀升程量和曲柄角之间的关系的图;以及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内燃机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挖掘设备的磨耗组件
- 下一篇:一种铁路维修作业安全预警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