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枸杞制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929.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述珍;乔进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600 甘肃省靖远***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的制干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丰富的营养成份、极高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已被国内外越一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认同,人们对枸杞产品也倍加青睐,在我国宁夏、甘肃等地大面积种植,由于枸杞不易保鲜,每到枸杞成熟季节,大批量的鲜枸杞急需干制。枸杞干制是为了长期储存而不破坏营养成分,通过干燥方法脱出一定的水分,将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它是借助热能使枸杞鲜果中的水分补干燥介质带出而除去的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干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自然晾晒,宁夏老区农民常选空旷通风之处,将采摘的鲜果摊在果栈上,厚度约2cm,将果栈支架起来晾晒,此方法最经济,但干燥时间长,有效成分损失大,遇上阴雨天很容易发生霉变,易被灰尘、蝇、鼠污染。二是费灶干燥,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通常在地面砌灶,在灶底生火,将鲜果摊在灶房内进行干燥,先在40-45℃温度下烘干24-36h,出现部分皱纹理;再在45-50℃温度下烘干36-48h,全部呈现收缩皱纹,体积显著缩小;最后在50-55℃温度下烘干24h左右即可干透。此方法成本低,一次性烘干量火,但温度不易控制,烘干不均匀,干燥时间长,能耗高,产品质量差。三是真空冷冻干燥,其干燥设备是真空冷冻干燥机,它以速冻的手段使果实含水分即刻凝固,再通过一定的真空度使“水晶”迅速升华为蒸汽而除去,此方法干制后枸杞色泽鲜红,营养损失少,干燥质量高,含水量低,易保存,增值率高,但其设备昂贵,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卫生的枸杞制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枸杞制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采集的枸杞鲜果进行捡选,捡出杂物,温度保持18-20℃;
(2)破蜡:用清水将枸杞鲜果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先用浓度为2%的食用碱溶液浸泡1-2分钟进行破蜡,以碱溶液刚刚浸没枸杞鲜果为宜,然后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分,立即均匀摊在烘干床上,厚度1-2公分;
(3)烘干:将烘干床装上烘车,16层为一车推入烘室进行烘干,温度控制为55-60℃,烘干时间为16-18小时;
(4)下架:将烘干好的干果下架冷却后,装入密闭容器中;
(5)筛分:用筛分机将干果按标准分级;
(6)色选:用色选机将异色果剔除;
(7)精选:人工将破损和异色果精选后进行包装入库。
所述烘室采用蒸汽热风循环、低温干燥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备投入成本低、烘干温度容易控制,鲜果在烘室内收缩快,营养成分损失少,干燥质量高,该方法干制的枸杞二氧化硫含量小于10mg/kg,可直接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枸杞制干方法,步骤如下:
(1)预处理:将采集的枸杞鲜果进行捡选,捡出杂物,温度保持18-20℃;
(2)破蜡:用清水将枸杞鲜果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先用浓度为2%的食用碱溶液浸泡1-2分钟进行破蜡,以碱溶液刚刚浸没枸杞鲜果为宜,然后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分,立即均匀摊在烘干床上,厚度1-2公分;
(3)烘干:将烘干床装上烘车,16层为一车推入烘室进行烘干,温度控制为55-60℃,烘干时间为16-18小时;
(4)下架:将烘干好的干果下架冷却后,装入密闭容器中;
(5)筛分:用筛分机将干果按标准分级;
(6)色选:用色选机将异色果剔除;
(7)精选:人工将破损和异色果精选后进行包装入库。
所述烘室采用蒸汽热风循环、低温干燥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金杞福源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