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耐冷相关蛋白LTT9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2826.X 申请日: 2012-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3319581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孙传清;刘加勇;刘凤霞;谭禄宾;付永彩;朱作峰;苏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63;C12N5/10;C12N1/21;C12N15/82;A01H5/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 相关 蛋白 ltt9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植物耐冷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来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且与植物耐冷相关的蛋白LTT9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低温冷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高产稳产,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最适宜温度为15-18℃至30-33℃,粳稻和籼稻分别在15℃和18℃以下就发生冷害,这严重制约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播种范围。低温冷害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缺绿是不耐冷品种遇到低温侵袭时的最初表现,缺绿的叶片即使温度恢复正常,也不能恢复正常的光合作用,轻者引起幼苗生长迟钝,重者导致枯萎和死苗。最终造成水稻产量的大幅度降低,因此迫切需要培育出耐冷的水稻品种。

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野生稻在演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基因多样性降低、等位基因数减少。据统计,栽培稻的等位基因数约为野生稻的60%(Sun C Q,Wang X K,Li Z C,YoshimuraA.Comparison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mon wild rice(Oryza rufipogon Griff.)and cultivated rice(O.sativa L.)using RFLP markers.Theor Appl Genet,2001,102:157-162),从而导致当前水稻品种选育所面临的遗传瓶颈问题。因此从水稻近缘野生种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基因组中发掘和利用在栽培稻中已丢失或削弱的优异基因,并把它们应用于水稻育种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是解决当前水稻育种难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国野生稻资源丰富,从野生稻中发掘、定位和克隆耐冷相关基因不仅为培育超耐冷新品种提供新基因和新技术,而且对加强我国野生稻基因资源的保护、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植物耐冷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质,名称为LTT9蛋白,来源于稻属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冷性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b)中的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b)中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

编码所述LTT9蛋白的核酸分子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如cDNA、基因组DNA或重组DNA;所述核酸分子也可以是RNA,如mRNA、hnRNA或tRNA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核酸分子具体为编码所述LTT9蛋白的基因(命名为LTT9);所述LTT9基因是如下1)至5)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编码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自5’末端第650至1768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5)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在0.1×SSPE(或0.1×SSC)、0.1%SDS的溶液中,65℃条件下杂交并洗膜。

其中,序列2由1910个核苷酸组成,第650-1768位为编码序列,编码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序列1由372个氨基酸组成。序列3由3048个核苷酸组成,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也编码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

含有上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重组载体可为重组表达载体,也可为重组克隆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