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715.9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危志文;峰公雄;郑建强;李玉华;吴年春;尹雨群;刘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帘线钢小方坯 脱碳 厚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和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坯脱碳层厚度的控制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帘线钢是橡胶制品尤其是汽车子午胎理想的骨架材料。帘线钢是优质硬线钢的精品,是超洁净钢的代表产品,也是钢铁企业线材生产水平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商用钢中强度最高的钢。它在生产中对冶炼、轧制、加工等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要求,是不折不扣的全过程精品钢材。由于钢中的碳化物既是强化相又是耐磨相,钢丝表面脱碳将直接影响这两项性能。如果钢丝表面脱碳超标,则硬度降低,从而降低了组织裂纹源扩展的阻力,使疲劳寿命下降。帘线钢盘条表面脱碳深度大于0.10mm,在拉拔合股过程中极易发生断丝现象。目前国内在研究帘线钢角部脱碳方面还未进行深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使帘线钢成品热轧盘条总脱碳层小于0.06mm,满足帘线钢用户对脱碳层厚度的控制要求。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帘线钢采用加热、粗轧、中扎、预精轧、精轧及风冷的工艺流程生产,加热工序采用的加热炉内依次为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和均热段,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㈠加热工序前,对方坯进行角部修磨,首先对方坯四个角中的一个角沿坯料轧制方向修磨一刀,修磨深度为0.2~0.5mm,再对产生的两个角进行修磨,修磨深度约为0.1~0.3mm,避免出现尖角,然后对方坯其余三个角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角部修磨,以上修磨深度均为角顶点到坯料轧制方向的垂直距离;
㈡方坯在加热炉内的时间控制:方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停留时间120~150min,方坯在均热段停留时间35~45min;
㈢加热炉内气氛控制:在预热段将燃气充分燃烧,空燃比设置:加热Ⅰ段0.9~1.1,加热Ⅱ段0.8~0.85,均热段0.7~0.8;
㈣加热炉内各段温度控制:预热段500~600℃,加热Ⅰ段600~700℃,加热Ⅱ段950~1050℃,均热段1150~1180℃;
㈤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50℃;
㈥整个轧制过程中盘条搭接点与中心温差0~50℃。
本申请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在盘条上存在两个对称脱碳的地方,这两个脱碳的地方对应到方坯上,就是四个角部。由于方坯角部很尖,在修磨的时候没有将倒角倒好,因此在加热和轧制后,在盘条上能够很明显发现有对称的两个部位呈现脱碳现象。本发明在修磨的时候,将小方坯的角部尖角倒平,如果角部太尖,在后续的加热和轧制过程中工艺控制再完美,也将会出现角部脱碳现象。同时,加热炉内的温度控制,空燃比设定和加热时间也对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加热前修磨,对帘线钢小方坯每个角部进行了三次修磨,避免尖角出现;调整加热炉内空燃比,使方坯在均热处于一个还原的气氛下;控制方坯在均热段停留时间,有效控制脱碳程度;尽量采取低温轧制;从而有效控制盘条的总脱碳层厚度,满足客户对脱碳层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帘线钢采用加热、粗轧、中扎、预精轧、精轧及风冷的工艺流程生产,加热工序采用的加热炉内依次为预热段、加热Ⅰ段、加热Ⅱ段和均热段,改善帘线钢小方坯脱碳层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㈠加热工序前,对方坯进行全扒皮处理,扒皮深度为0.5~0.8mm;
㈡方坯在加热炉内的时间控制:方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停留时间120~150min,方坯在均热段停留时间35~45min;
㈢加热炉内气氛控制:在预热段将燃气充分燃烧,空燃比设置:加热Ⅰ段0.9~1.1,加热Ⅱ段0.8~0.85,均热段0.7~0.8;
㈣加热炉内各段温度控制:预热段500~600℃,加热Ⅰ段600~700℃,加热Ⅱ段950~1050℃,均热段1150~1200℃;
㈤粗轧的开轧温度控制: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50℃;
㈥整个轧制过程中盘条搭接点与中心温差0~50℃。
技术方案二与技术方案一的区别仅在于加热前的修磨处理,本技术方案在方坯修磨时进行全扒皮处理,也可起到与技术方案一角部修磨一样的技术效果,具体不再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铅酸蓄电池闭合循环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采用纳米软化酶鞣制滩羊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