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436.2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林;顾湘生;赵新益;郭坚鸽;熊林敦;陈尚勇;彭志鹏;李丹;沈伟升;吴成杰;朱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震区 铁路 路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路基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新干线经验和我国汶川地震灾后调查表明:在地震的作用下,铁路路基会产生下沉、开裂、边坡坍塌、沉陷及整体失稳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安全。路基地震病害的程度主要与地震强度、路基高度、填料性质以及地基土性质等有关。
在工程设计中,针对地震区的液化土和软土等软弱地基,通常采取选取抗震稳定性较好的路基填料来保证地震作用下路基的稳定性。然而,从调查情况看,由于路基填料属于低黏结强度的材料,在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开裂并产生边坡坍塌和沉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能改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路基受力状态,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进而,防止产生开裂和边坡塌滑等病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包括由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构成的路堤,所述基床底层和所述基床以下路堤中满铺有土工合成材料层,且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路堤两侧的边坡向上回折包裹所述基床底层或所述基床以下路堤的填料。
较佳地,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为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室。
较佳地,相邻两层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的垂直距离为0.5~1.0米。
较佳地,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两端的回折长度大于或等于3米。
较佳地,所述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所述基床底层采用A、B组碎石类、砾石类、砾砂或粗砂填料或改良土填料填筑,所述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碎石类、砾石类、砾砂或粗砂填料或改良土填料填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中铺设有多层土工合成材料层,且每层土工合成材料层的两端回折包裹基床底层或基床以下路堤的填料,形成锚固式包裹体,因而,通过土工合成材料的拉力和延性,可改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路基受力状态,从而,加强了路基结构的整体性,进而,防止产生开裂和边坡塌滑等病害。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包括由基床表层10、基床底层11和基床以下路堤12构成的路堤14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层13。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13满铺在所述基床底层10和所述基床以下路堤12中,即沿垂直于高速铁路的延伸方向的方向贯穿铺设在所述基床底层10和所述基床以下路堤12中。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13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路堤14两侧的边坡15向上回折包裹所述基床底层10或所述基床以下路堤12的填料。
所述基床表层10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所述基床底层11采用A、B组碎石类、砾石类、砾砂或粗砂填料或改良土填料填筑,所述基床以下路堤12采用A、B、C组碎石类、砾石类、砾砂或粗砂填料或改良土填料填筑。
进一步,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13为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室,相邻两层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13的垂直距离为0.5~1.0米且所述土工合成材料层13两端的回折长度L大于或等于3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发明地震区铁路路基结构中铺设有多层土工合成材料层13,且每层土工合成材料层13的两端回折包裹基床底层11或基床以下路堤12的填料,形成锚固式包裹体,因而,通过土工合成材料的拉力和延性,可改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的路基受力状态,从而,加强了路基结构的整体性,进而,防止产生开裂和边坡塌滑等病害。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
- 下一篇:陶棍幕墙拉索式柔性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