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宫9号冶金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891.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陆旭东;陆以锋;朱结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宫 冶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炉,尤其涉及该冶金炉的结构。
背景技术
太空失重环境冶炼可使多种金属融合在一起,能炼成特种金属为现代科技服务,而许多金属在地面上提炼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太空中的失重环境中才有可能。为创造能在太空中冶炼多种金属的融合,有必要设计一种冶金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天宫9号冶金炉,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天宫卫星;在所述的天宫卫星内置放一通过一根带有碳纤维外套的电源线能伸放到太空中的冶金炉;所述的冶金炉包括:由二只纳米陶瓷半球外壳组合而成;这二只半球外壳在连接电源线的地方置一电动开合器;在所述的二只纳米陶瓷半球外壳内置一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在所述的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内放置不同种类的金属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太空冶炼出的特种混合金属在国防科技与各种高科技中有极大的意想不到特殊用途;制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冶金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天宫卫星1;在所述的天宫卫星1内置放一通过一根带有碳纤维外套的电源线3能伸放到太空中的冶金炉2;所述的冶金炉2包括:由二只纳米陶瓷半球外壳21组合而成;这二只半球外壳在连接电源线的地方置一电动开合器22;在所述的二只纳米陶瓷半球外壳21内置一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23;在所述的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内放置不同种类的金属颗粒24。
冶金炉安置在天宫号卫星上,卫星上置有强大的电源保障,并内置电脑程控芯片,太空冶金炉的冶金程序由电脑智能化程控。
冶金炉连接在一根碳纤维外套的电源线上。太空冶金炉的外围是一能开合的纳米陶瓷圆球壳这一圆球由二只纳米陶瓷半球外壳组合而成,这二只半球外壳在连接电源线的地方置一电动开合器。
在能开合的纳米陶瓷外壳内置有一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在真空圆球内置有一些不同种类的金属颗粒,置有不同种类金属颗粒的真空纳米陶瓷圆球连接在外壳可开合纳米陶瓷外壳沿伸进来的碳纤维电缆线上,内部的真空密封的纳米陶瓷圆球,形成了一只太空冶金炉。
需要在太空冶金时,天宫号卫星内置碳纤维管电源线轴盘由电脑程控转动轴盘,放出碳纤维管电缆线连着的太空冶金炉。放到一定的长度时,电脑程控开启冶金炉电源,使冶金炉内的一置有不同种类的金属密封纳米陶瓷真空球内不断增温,高温使不同种类的金属融化,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此时密封圆球外可开合的纳米陶瓷外壳是闭合着的,闭合的效果是有利外壳内的真空球增温与外部隔温的效果。当冶金炉的金属颗粒全部融化自然混合后,电脑芯片关闭电源,并启动外壳开合器,使外壳张开,有利冶金炉在太空散热冷却。当冷却到一定的程度,太空特种金属就冶炼成功了。此时电脑程控将纳米陶瓷二半球外壳再次闭合,程控转动轴盘将太空冶金炉收进天宫卫星内,待机由宇宙飞船将太空特种合金送回地面。
太空冶金炉由碳纤维线护套电源线放出一定的长度才开始冶金,主要为了保障天宫号卫星的安全,使冶金时的高温高热不影响卫星,并有利于冶金炉在太空的散热冷却。太空冶金炉外的可开合的陶瓷外壳,在冶金时闭合有利冶金炉的增温隔温,冶金好了后外壳张开有利散热冷却,收回来时外壳又闭合,有利冶金炉收回来后保障天宫卫星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