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纯电动汽车电池盒总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711.9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彦;张王根;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65/72;B29C6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电动汽车 电池 总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作纯电动汽车电池盒总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整车轻量化始终是汽车技术重要的研究内容。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有:1)无污染、噪声小;2)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3)能量转换效率高;同时可回收制动、下坡时的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4)可在夜间利用电网的廉价“谷电”进行充电,起到平抑电网的峰谷差的作用。
但是纯电动汽车由于布置了电池组,整车重量增加较多,轻量化问题更加突出。电动车的电池盒的设计既要密封、防水、防尘,又要绝缘,因此盒体材料的选择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纯电动汽车必须积极采用轻质材料,减轻整车质量。
纤维增加树脂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它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a)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用它来代替金属材料可达到明显的减重效果。
b)可设计性。由于控制FRP性能的因素很多,增强剂性能、基本类型、铺层方式等都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要求不同而进行选择,因而易于对电池盒的结构可以进行最优化设计。
c)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保证制成的产品不变形
c)耐腐蚀。FRP的耐腐蚀性比金属材料如钢、铝要好得多。
d)耐疲劳。多数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仅为其拉伸强度的30%-50%,而CFRP复合材料可达到70%-80%。
e)减震性好
f)高温下能吸收大量热量,是良好的耐烧蚀性材料。
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使用复合材料制作电动车电池盒是很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金属材料制成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盒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作纯电动汽车电池盒总成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电池盒总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作纯电动汽车电池盒总成的方法,所述电池盒总成分为电池盒上盖总成和电池盒托盘总成,在组装好电池后,电池盒上盖总成扣在电池托盘上;其中电池盒上盖总成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压制步骤
准备制备电池盒盖的电池盒盖成型模具,该电池盒成型模具包括电池盒盖成型上模和电池盒盖成型下模,在电池盒盖成型上模和电池盒盖成型下模的型面上喷外脱模剂,然后将裁减成规定尺寸的长方形SMC原材料铺设在电池盒盖成型下模上,加热电池盒盖成型上模温度至138~142℃,电池盒盖成型下模温度至133~138℃;合上电池盒盖成型上模,置入热压机中,在加压压力1000~1100t,固化3~4min,固化成型后取出电池盒盖;
2、打孔步骤
清理打孔工装及电池盒上盖表面,不允许有杂质存在;把步骤1制备的电池盒上盖固定放在打孔夹具上,调用电池盒上盖打孔程序采用五轴打孔机进行打孔;打孔结束之后,清理电池盒上盖表面,打开打孔夹具,取出打孔好的电池盒上盖;
3、装配步骤
在打孔好的电池盒上盖安装一个M6卡扣;
所述电池盒托盘总成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A、压制步骤
准备制备电池盒托盘的电池盒托盘成型模具,该电池盒托盘成型模具包括电池盒托盘成型上模和电池盒托盘成型下模,在电池盒托盘成型上模和电池盒托盘成型下模的型面上喷外脱模剂,然后将裁减成规定尺寸的长方形SMC原材料铺设在电池盒托盘成型下模上,加热电池盒托盘成型上模温度至158~163℃,电池盒盖成型下模温度至150~155℃;合上电池盒托盘成型上模,置入热压机中,在加压压力1300~1400t,固化6~8min,固化成型后取出电池盒托盘;
B、打孔步骤
清理打孔工装及电池盒托盘表面,不允许有杂质存在;把步骤A制备的电池盒托盘固定在打孔夹具上;调用电池盒托盘打孔程序采用五轴打孔机进行打孔;打孔结束之后,清理电池盒托盘表面,打开打孔夹具,取出打孔好的电池盒托盘;
C、电池盒托盘外部铁件的粘结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