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驯化繁殖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284.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马超;陈瑶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王欢;陈瑶琴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驯化 繁殖 肿腿蜂 应用于 防治 天牛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技术,具体是人工驯化繁殖、疫区投放肿腿蜂的一系列技术。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松树的重大毁灭性病害,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被喻为松树的“艾滋病”。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破坏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巨大的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而松材线虫病在自然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昆虫松褐天牛作为媒介。目前,林业界一致认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手段是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属鞘翅目沟胫天牛亚科,也是松树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其成虫补充营养,啃食嫩枝皮,造成寄主衰弱;幼虫钻蛀树干,致松树枯死。
松褐天牛一般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在3月至5月间(各地差异一月左右),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4月中旬即有少数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咬一直径8-10毫米的圆形羽化孔外出,啃食嫩枝、树皮作为补充营养,昼夜都能活动,且具弱趋旋光性。5月为活动盛期。幼虫孵出后即蛀入皮下,幼虫初龄时在树皮下蛀食,在内皮和边材形成宽而不规则的平坑,使树木输导系统受到破坏,坑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白色纤维状蛀屑。秋天穿凿扁圆形孔侵入木质部3-4厘米,即向上或下方蛀纵坑道,坑道长约5-10厘米,然后弯向外蛀食至边材,在坑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整个坑道呈U状。目前对天牛的防治主要还是通过化学农药。
上述化学防治及其他常规防治方法,很难有效防治松褐天牛,大规模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严重,往往得不偿失。
利用松褐天牛的天敌——肿腿蜂来防治松褐天牛,这种以虫治虫的方式主要特点是不污染环境,一旦达到生物生物种群内平衡,可以长期、持久、稳定的控制松褐天牛虫害发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抑制有效抑制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的技术,而达到抑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且无任何环境污染,节能环保。是通过人工驯化繁殖肿腿蜂,使其对松褐天牛幼虫产生强烈偏好,投放入环境后,能有效减少松褐天牛的数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人工驯化繁殖肿腿蜂的技术包括步骤:
1、肿腿蜂替代寄主大麦虫饲养至初化蛹阶段。
2、挑选无菌、体长、已受精肿腿蜂并冷藏处理。
3、将初化蛹大麦虫和肿腿蜂种蜂装入指形管,塞上订制松木塞。
4、码放整齐放入气候培养箱,在温度为25℃左右,湿度为85%左右培养40天左右。
5、待肿腿蜂幼虫结茧,培养箱中滴加松节油,直至肿腿蜂羽化出来变成成蜂。
6、松材线虫病疫区肿腿蜂投放技术包括步骤:
7、每年3-4月间砍伐疫区枯死松木,伐成2米松树树段,码放于林区开阔向阳地方,
设成饵木,诱使松褐天牛产卵。用纱网罩住树段,防止松褐天牛逃逸。
8、8-10月间检查松树树段松褐天牛寄生情况。
9、根据天牛刻槽数与蜂的比例按1∶100释放肿腿蜂。
10、释放15天后开始检查肿腿蜂寄生情况。
11、由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寄生方案可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人工驯化繁殖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使用个体较大的大麦虫初化蛹为替代寄主,肿腿蜂羽化期添加松节油预处理,驯化繁殖出来的肿腿蜂对松褐天牛有很强偏好,释放入松褐天牛的疫区,能有效防治松褐天牛,而且对环境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人工驯化繁殖肿腿蜂的技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步骤:
1、养肿腿蜂计划前,饲养肿腿蜂的替代寄主大麦虫,将买进的同龄幼虫用75%麦麸、20%玉米粉、5%鱼粉混合成的饲料在铁制养虫盒中喂养,饲料中添加1/4000的尼泊金酯。根据计划安排适量添加青饲料,促进大麦虫的生长。直至大麦虫蜕皮5-6次,即将化蛹,将整盘大麦虫搬到接蜂室,准备接蜂。
其中大麦虫放在铁制养虫盒内,如发现虫口密度过大,有咬伤嫩虫时,分盒饲养,并增加青饲料喂养次数。
上述铁制养虫盒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养虫盒,要求内壁光滑。分盒时用网筛按照虫体大小分为24目、16目、8目。保证虫体留在网筛上,虫粪漏出。
上述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在24℃±3℃、相对湿度为70%±5%。过程中注意防止壁虎、螳螂、蜘蛛、老鼠等危害。
2、从上一代肿腿蜂中选取种蜂,选取标准是:a、指形管内无发霉现象,b指形管内有雄蜂、c指形管内蜂数量不低于30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王欢;陈瑶琴,未经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王欢;陈瑶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竹卵缘蝽的专用配方
- 下一篇:向旋转仪器不间断供应交流电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