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的MEMS声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272.1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委;杜康;刘俊;王莉;李锡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H04R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mems 声学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MEMS声学传感器,属于微传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硅微电容传声器都是双芯片结构,先是在不同的硅晶片上单独制备振动膜片和背极板,然后再组装或封装成电容传声器的结构。各种常见的硅微电容传声器的频率响应一般在100Hz-10kHz之间可以满足传声器的频响要求,但在灵敏度和自噪声方面很不足。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由于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机械特性和电学特性优异的材料,可作为MEMS声学传感器的振动膜,比传统的硅膜、金属膜具有更好的结构一致性、更强的柔韧性,以石墨烯为振动膜的声学传感器将会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使声音的检测数据翔实、精准、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MEMS声学传感器,以大幅提高声音微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分辨率。
本发明主要结构由上层结构、下层结构及石墨烯组成,上层结构上制作有集音腔、间隙腔、通孔板、拾音孔、上层金属层、上层绝缘层、上层金属连接位、上层键合金属层,下层结构层上制作有通孔板、间隙腔、阻尼孔、阻尼腔、下层金属层、下层绝缘层、下层金属连接位、石墨烯连接位、下层金属键合层、上层金属焊盘、下层金属焊盘、上层金属连接孔、下层金属连接孔、石墨烯连接孔;在上层结构层1上加工有倒四边棱台形结构的集音腔5、6,集音腔5、6的底部分别加工有通孔板7、8,通孔板7、8上均布有拾音腔11、12,在通孔板7、8的下面加工有间隙腔9、10,间隙腔9、10的内壁上淀积有上层金属层13、14,间隙腔9、10四周矩形边框上淀积有上层绝缘层15、16,上层金属层13的左侧连接有上层金属连接位17、上层金属层14的右侧连接有上层金属连接位18、上层结构层1底面的四周边框制作有上层键合金属层3,上层金属层3的底面键合有下层键合金属层4,下层键合金属层4制作于下层结构层2的四周边框位置处,下层结构层2上与间隙腔9、10相对的位置上加工有间隙腔28、29,间隙腔28、29的内壁淀积有下层金属层19、20,间隙腔28、29四周矩形边框上淀积有下层绝缘层21、22,间隙腔28、29的底部加工有通孔板26、27,通孔板26、27上均布有阻尼孔31、32,通孔板26、27的底部有阻尼腔42、43,下层金属层19的左侧与上层金属连接位17相对的位置处加工有上层金属连接位23,下层金属层20的右侧与上层金属连接位18相对的位置处加工有上层金属连接位24,下层结构层2的中央位置加工有石墨烯连接位25,下层结构层2的底面两侧边框上制作有上层金属焊盘32、33、下层金属焊盘34、35,下层结构层2的底面中间位置处石墨烯焊盘36,下层金属链接位22、23通过上层金属连接孔39、40与上层金属焊盘32、33相连,下层金属层19、20通过下层金属连接孔39、40与下层金属焊盘34、35相连,石墨烯连接位25通过石墨烯连接孔41与石墨烯焊盘36相连,上层绝缘层15、16与下层绝缘层21、22中间夹有石墨烯层44。
声波通过集音腔汇聚并穿过拾音孔作用在石墨烯薄膜上,石墨烯薄膜在声压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向下运动,由石墨烯与下层金属层形成的电容容值将变大,由石墨烯与上层金属层形成的电容容值将变小,对这些电容组成的惠斯通电桥电路输出电压的测量,就能得到声波的幅值与频率。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此传感器采用两层结构键合设计,中间夹有石墨烯层,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机械特性和电学特性优异的材料,可作为MEMS声学传感器的振动膜,比传统的硅膜、金属膜具有更好的结构一致性、更强的柔韧性,以石墨烯为振动膜的声学传感器将会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分辨率,使声音的检测数据翔实、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整体结构图
图2整体结构平面图
图3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4上层结构立体图
图5上层结构正面平面图
图6上层结构背面平面图
图7上层结构沿A-A线剖面图
图8下层结构立体图
图9下层结构正面平面图
图10下层结构背面平面图
图11下层结构沿B-B线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汁液的爆汁珍珠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樱桃饮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