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006.9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青;赵建宝;李成宇;朱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小青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叶轮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水产养殖及水体净化等环保领域的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
背景技术
微孔曝气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水产养殖及环保领域的技术。微孔曝气盘置于水体底部,利用风机加压,经管道将空气输入微孔曝气盘,通过微孔曝气管,将空气分散成微气泡扩散到水体中,达到水中增加溶解氧、净化水质的目的。
叶轮增氧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氧机,有电机、齿轮减速箱、浮体、支撑杆、罩壳及叶轮组成,叶轮转速约100转/分,主要功能是增氧和曝气,可有效改善水质,防止鱼类缺氧和中毒死亡,适用于水深2米以上的鱼塘。
目前,微孔曝气增氧机大都使用罗茨风机,并需现场铺设管道,导致价格较高,费用较大;而叶轮增氧机虽增氧能力强,但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如同时使用这两种设备,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其投资成本过高,且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同时水体底层曝气增氧和水面叶轮增氧,实现水体立体增氧,达到快速增氧、提高增氧效率、净化水质、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包括齿轮箱、电机、叶轮、风机、输气管道、曝气盘、浮体和支架,浮体连接支架上,支架上安装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入轴上联接电机,齿轮箱的主传动轴上联接叶轮,齿轮箱的副传动轴上联接风机,风机的出风口经输气管道连接曝气盘。
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中,在风机和电机上安装防护罩。
工作时,电机通过齿轮箱的主传动轴带动叶轮转动进行增氧,同时齿轮箱的副传动轴带动风机旋转产生升压,经输气管道将高压气体送入曝气盘微孔曝气增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电机通过齿轮箱同时带动叶轮增氧和微孔曝气增氧,提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一体式结构,工作可靠,拆装方便,一机两用;3、水下和水上立体增氧,提高了增氧效率和净化水质的能力,增氧的同时能产生水体快速环流和上下层交换,将有机物分解为营养盐等对水生物有利的元素,形成良性循环,并且在气泡扩散的过程中,可以把水底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排出,从而带来产量的提高,解决了以往增氧机不能给予水体底层及上层同时增氧及水体净化等诸多问题,为水产养殖增氧设备提供了一种新的增氧方式及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体,2支架,3输气管道,4防雨罩、5风机,6主传动轴,7电机,8齿轮箱,9副传动轴,10叶轮,11曝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包括齿轮箱8、电机7、叶轮10、风机5、输气管道3、曝气盘11、浮体1和支架2,浮体1连接支架2上,支架2上安装齿轮箱8,齿轮箱8的输入轴上联接电机7,齿轮箱8的主传动轴6上联接叶轮10,齿轮箱8的副传动轴9上联接风机5,风机5的出风口经输气管道3连接曝气盘11。
本发明的微孔曝气叶轮增氧机中,在风机5和电机7上安装防护罩4。
工作时,电机7通过齿轮箱8的主传动轴6带动叶轮10转动进行增氧,同时齿轮箱8的副传动轴9带动风机5旋转产生升压,经输气管道3将高压气体送入曝气盘11微孔曝气增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小青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小青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鳖套养全雄黄颡鱼仿生态养殖方法
- 下一篇:基于GPS的实时计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