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绝缘子的一次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0887.2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才良;许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一次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流水化作业、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的复合绝缘子的一次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由芯棒(芯体)、金具、硅橡胶伞套三大部分组成,芯棒起内绝缘及传递机械负荷的作用,硅橡胶伞套起外绝缘的作用,金具起两端连接的作用。现有的复合绝缘子的制备往往通过制成一体化的硅橡胶伞套,然后通过芯棒和金具的组装而制成;由于不同输电线路上所需复合绝缘子的种类不同,因此硅橡胶伞套、芯棒都要一一对应的制作,一种模具仅能制作一种相应的硅橡胶伞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流水化作业、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的复合绝缘子的一次成型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复合绝缘子的一次成型工艺,所述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在FRP棒的外表面覆盖硫化硅橡胶作为护套来制造芯棒,并制造多个可沿芯棒的柱形表面连续放置的伞套,上述多个伞套的内径大于芯棒的外径;
(2)将上述多个伞套放置在定位模具中并使它们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3)将上述芯棒两端的护套剥除,然后将金属导头套入上述芯棒的一端,芯棒的另一端固定在穿伞机旋转轴顶端的卡盘上;
(4)开动穿伞机,使固定于穿伞机旋转轴顶端的芯棒匀速前进插入上述多个伞套内,待芯棒到达指定位置后松开卡盘并取下金属导头后穿伞机的旋转轴自动退回至初始位置;
(5)穿伞完成后,将半成品置于封胶架上进行补胶或溢胶的处理,然后放在存放架上进行固化;
(6)将已固化的半成品的两端压接端部金具,端部金具压接完成后即获得所述复合绝缘子的成品。
所述步骤(2)中的伞套内孔内壁上采用酒精擦洗后涂抹粘结剂。
所述步骤(3)中的芯棒在剥除两端的护套前采用酒精擦洗。
所述步骤(3)中的芯棒一端固定在卡盘上后在芯棒上的护套表面涂抹粘结剂。
所述步骤(4)中的金属导头在行进过程中可进行补胶。
所述的步骤(3)中芯棒两端的护套剥除长度与芯棒插入端部金具内的长度相等。
所述的步骤(4)中穿伞机旋转轴的转速为25-50rp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芯棒、伞套采用全自动流水作业预制而成,在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增加了产量,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且可节约10%左右的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模具组合及结构可根据需要调整,不受产品尺寸和某些特殊要求的限制,减少了模具制作的时间和费用,并适合生产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异型绝缘子产品,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同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复合绝缘子的一次成型工艺,所述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在FRP棒的外表面覆盖硫化硅橡胶作为护套来制造芯棒,并制造多个可沿芯棒的柱形表面连续放置的伞套,上述多个伞套的内径大于芯棒的外径;(2)将上述多个伞套内孔内壁上采用酒精擦洗后涂抹粘结剂,然后将伞套放置在相对应的定位模具中并使它们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轴线上;(3)将上述芯棒使用酒精擦洗,然后将芯棒两端的护套剥除与芯棒插入端部金具内的长度相等的一段,接着将金属导头套入上述芯棒的一端,芯棒的另一端固定在穿伞机旋转轴顶端的卡盘上,接下来在芯棒上的护套表面均匀涂抹粘结剂;(4)开动穿伞机,使固定于穿伞机旋转轴顶端的芯棒以转速为30rpm匀速前进插入上述多个伞套内,待芯棒到达指定位置后松开卡盘并取下金属导头后穿伞机的旋转轴自动退回至初始位置,其中金属导头在行进过程中可进行补胶处理;(5)穿伞完成后,在芯棒的两端同时用力从定位模具中取出,然后将半成品置于封胶架上在封胶架上转动进行补胶或溢胶的处理,然后放在存放架上进行固化,在固化期间应采取防尘、防潮、防碰撞等措施以免损坏上述半成品;(6)将已固化的半成品的两端压接端部金具,端部金具压接完成后即获得所述复合绝缘子的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