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0886.8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安;任超;郭灵敏;杨正贵;邸书茵;喻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 混凝土 护壁 无底模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深覆盖层中抗滑桩快速施工领域,尤其是用于解决深覆盖层塌孔问题的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抗滑桩覆盖层深度大,开挖中因受细砂、粉砂层等地质不良情况和渗水影响,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安全事故问题、对工程进度也极为不利,经过研究,快速护壁可解决此问题,而护壁速度的快慢取决于钢筋及底模安装速度。
因抗滑桩在覆盖层段护壁为双层竖向结构钢筋,通常为136根,嵌岩段护壁混凝土钢筋为单层竖向结构钢筋,单层竖向结构钢筋通常为60根,采用常规方法---木模或组合钢模封底,均需在模板上开孔,竖向结构钢筋通过开孔下插10d(d---钢筋直径,10d为一个焊接长度),与下一节护壁钢筋焊接。每天护壁桩数量多达18~20个,护壁每节高度1.5m,每个桩井护壁需依次浇筑数十次(节),由于模板上开孔位置相对固定,而结构钢筋安装规范是允许存在偏差的,这样每节护壁钢筋每次穿孔特别困难,对护壁进度制约较大,从而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可以减小模板投入量,提高护壁施工工效,缩短孔壁开挖面的暴露时间,降低钢筋穿孔难度,实现护壁快速浇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已浇护壁下方焊接、捆扎钢筋;
二、立模,在模板上端留出进料口;
三、以河砂填平待浇筑仓位的底部,以替代待浇筑仓位的底模;
四、浇筑;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抗滑桩无底模快速施工。
所述的钢筋包括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其中竖向钢筋伸出浇筑仓位的底部一个焊接长度。
所述的竖向钢筋伸出浇筑仓位的底部9~11d,所述的d为钢筋直径。
所述的河砂的宽度超出待浇筑仓位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通过以干净的河砂取代木模或组合钢模充当护壁底模,减小模板投入量,提高护壁施工工效,缩短孔壁开挖面的暴露时间,降低了钢筋穿孔难度,实现护壁快速浇筑。可实现快速成孔目标,且河砂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护壁浇筑施工整体布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护壁浇筑施工整体布置的示意图。
图中:已浇护壁1,进料口2,模板3,竖向钢筋4,河砂5,混凝土6,铁板7,吊空底模8。
具体实施方式
抗滑桩每节护壁高度1.5m,开挖深度控制在1.7m左右,如图2中,一种抗滑桩混凝土护壁无底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已浇护壁1下方焊接、捆扎钢筋;如图2中所述的钢筋包括竖向钢筋4和横向钢筋,其中竖向钢筋4伸出浇筑仓位的底部一个焊接长度。所述的竖向钢筋4伸出浇筑仓位的底部9~11d,优化的为10d,所述的d为钢筋直径。
二、立模,模板3采用P3015模板,模板缝隙须连接严密,接缝处填加橡胶条止水。在模板3的上端留进料口,用于填充河砂和浇筑混凝土;
三、以干净的河砂5填平待浇筑仓位的底部,以替代待浇筑仓位的底模;在本例中的填充高度在20±3cm,所述的河砂5的宽度超出待浇筑仓位的宽度,如图2中所示。防止因混凝土下料冲击、挤压河砂,造成混凝土外露,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采用河砂取代木模或组合钢模充当护壁底模,有效地降低了钢筋穿孔难度。
四、浇筑;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抗滑桩无底模快速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