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小户型住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0638.3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户型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住宅。
背景技术
在住宅节能方面,目前人们只侧重于使用节能窗户、保温隔热墙材、保温隔热屋面材料等,忽视了平面设计这个环节,设计思维受到了限制。其实,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只要巧妙分区,配合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窗户,可以设计出节能效果更好的住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为了在住宅平面设计中,通过巧妙分区,配合使用节能墙材和节能门窗,达到降低住宅使用能耗(即冬季采暖能耗和夏季空调制冷能耗)之目的,提供一种节能型小户型住宅。
技术方案是:
1、住宅楼坐北朝南,楼洞口朝北,一梯二户,东西对称。
2、住宅平面方正,南北立面平整,没有凸出部位,以便节地、节能和节材,见图1。
3、卫生间、厨房以及封闭式生活阳台都布置在住宅北侧,呈东西向一字型排列,其中卫生间紧靠公共楼梯间,厨房与卫生间为一墙之隔,封闭式生活阳台紧邻厨房,见图1。
4、客厅和主卧室相邻,两者一墙之隔,布置在住宅南侧,呈东西向一字型排列,其中客厅与公共楼梯间、玄关和户门相邻,(亦即客厅北邻公共楼梯间、户门和玄关)并在南侧带有封闭式景观阳台;主卧室远离户门,其南侧带有阳光房。
5、次卧室位于主卧室和封闭式生活阳台之间,三者呈南北向一字型排列,主卧室位于次卧室南邻,封闭式生活阳台位于次卧室北邻,见图1。
6、餐厅位于中央位置,它北邻厨房,南邻主卧室和客厅,东邻次卧室,西邻玄关和卫生间旁边的洗漱间,见图1。
7、客厅、主卧室、次卧室以及餐厅的窗户均采用宽大落地窗,以加强室内的采光和通风,但主卧室和次卧室之间采用高窗,以保证主卧室和次卧室的私密性。
8、建筑面积在90~110平方米之间。
以上技术方案的特点:(1)住宅北侧靠人们不常驻足的卫生间、厨房和封闭式生活阳台进行保温隔热,住宅南侧靠封闭式景观阳台和阳光房做为保温隔热层,以降低空调、采暖设备的运行负荷,节约住宅使用能耗。(2)平面设计方正,外墙没有凸出部位,既节地节材又降低住宅使用能耗。
本技术方案取名为一种节能型小户型住宅。
本申请的积极效果是:
(1)有利于住宅节能、节地和节材;
(2)平面设计方正,结构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节能型小户型住宅平面图,图中:
1——公共楼梯间;2——户门;3—玄关;4——客厅;5——封闭式景观阳台;6——阳光房;7——主卧室;8——餐厅;9——高窗;10——次卧室;11——封闭式生活阳台;12——封闭式生活阳台推拉门;13厨房推拉门;14——厨房;15——卫生间;16—卫生间推拉门;17—洗漱间。
具体实施方式
某多层住宅楼,坐北朝南,楼洞口朝北,共6层,分3个单元,一梯二户,东西对称,每个单元12户,东西各6户,都是节能型小户型住宅,建筑面积相同,都是96平方米。下面以中间单元二楼东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卫生间15和厨房14靠北布置,卫生间15南邻洗漱间17,相邻公共楼梯间1,与公共楼梯间1为一墙之隔;厨房14与卫生间15紧靠,一墙之隔。另外,靠北布置的还有封闭式生活阳台11,它位于厨房14东侧,一墙之隔,并与卫生间15隔着厨房14相对。客厅4和主卧室7靠南布置,两者紧邻,一墙之隔,其中客厅4北靠公共楼梯间1并与玄关3直接相连,同时其南面带有封闭式景观阳台5;主卧室7远离户门2,南面带有阳光房6,北临餐厅8和次卧室10,一墙之隔。次卧室10与主卧室7南北相邻,南邻主卧室7,北与封闭式生活阳台11相接,并与餐厅8、厨房14紧邻,一墙之隔。在主卧室7和次卧室10之间隔墙上,有一个高窗9,以便采光和南北通风。餐厅8紧靠厨房14,位于厨房14南侧,并与次卧室10、主卧室7、客厅4、玄关3以及洗漱间17相邻。洗漱间17北临卫生间15,南邻玄关3,东邻餐厅8。厨房14、卫生间15和封闭式生活阳台11均安装推拉门13、16和12,以节约空间。客厅4、主卧室7、次卧室10以及餐厅8的窗户均采用宽大落地窗,以加强室内的采光和通风。主卧室7和次卧室10之间采用高窗9,以保证主卧室7和次卧室10的私密性。
整个设计平面布局紧凑,节能、节地、节材而且空间利用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神经氨酸衍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抗流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