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工艺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0546.5 | 申请日: | 201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焕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佳吉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4/06 | 分类号: | C04B1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品 黄沙 相关 衍生物 制取 工艺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工艺,还涉及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制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黄沙,一般称为沙、沙子、沙砾等;在现有市场上的黄沙,都是在河里提取。可是,这样的黄沙在提取过程中,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同时所制得的黄沙产品质量不均一,不符合高档建筑质量要求,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在生产中所剩余的污泥也被排入河道中,影响河流。
因为在现在的建筑中,对于黄沙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从河里、田地中提取的黄沙对于质量的一致性是没有办法保证的,也就是说,有时候的黄沙质量好,颗粒均匀,粗细一致,但有时候却是颗粒大小不一,无法在建筑上使用,为此,这样的黄沙是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建筑质量需求。
另外,在黄沙的提取所需要的成本较高,并大量浪费土地资源,使许多良田变成河塘,同时在生产中所需要的工人多,岗位也多,故此,市场上的黄沙价格较高,正是由于生产成本比较高,并且有大量的污泥被排入河道中,这样的生产发展模式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
由上可知,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凭借着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设计出一种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工艺及其装置,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所制取的黄沙质量高,符合建筑质量的需求,同时在制取黄沙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泥得到利用,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也利于长期的健康发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装置,该装置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布局合理,同时所制得的黄沙质量好,颗粒均匀一致,符合建筑对于黄沙质量的各种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渠道;该渠道包括入口和出口;
1号加工场,用于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成各种规格的颗粒,通过传送带送到渠道入口;
2号池和3号池,池内都内盛有水,附近设有水泵,通过水泵将水输送到渠道入口处;
依次连接设置的4号沉淀池、5号沉淀池和6号沉淀池,其中,所述4号沉淀池设置在渠道的出口处,用于沉淀比重大的颗粒;所述5号沉淀池用于沉淀细沙以及4号池来不及沉淀的颗粒;所述6号池用于沉淀5号池沉淀不干净的细微颗粒;
6号池附近设有用通道连接的7号池与8号池,其中,所述7号池和8号池都用于沉淀有机泥。
进一步,所述渠道的形状为弯形、圆形、直行、瀑布形或者其他形状;
进一步,所述渠道具有一定的坡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在于提供一种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工艺,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同时所制取的黄沙质量高,符合建筑质量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精品黄沙和相关衍生物的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原材料进行加工成一定大小规格的颗粒,并用输送带把加工好的颗粒输送到渠道口;
第二步,用水将送到渠道口的颗粒进行冲击到渠道内;
第三步,将冲击过的颗粒依次通过4号沉淀池、5号沉淀池和6号沉淀池;
第四步,用挖机提取4号沉淀池内的黄沙,并通过输送带传送到成品区;
第五步,用挖机提取5号沉淀池内的细沙,并通过输送带传送到成品区;
第六步,用铲车铲出6号沉淀池内的细微沙,在停工后,让清水再流几分钟,以冲洗池内细微沙表面的有机泥;
第七步,若是7号池内的有机泥满了,关闭7号池,提取池内的有机泥,同时打开8号池用来沉淀有机泥;等8号池满了,关闭8号池,提取池内的有机泥,同时打开7号池用来沉淀有机泥;
第八步,将提取的有机泥运输至被取走加工原料的地方,将其均匀覆盖在上面,变为田地和各种农作物的基地;
第九步,将7号池或者8号池内的水用水泵输送到2号池或者3号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工作效率高,产量大大提升;
2、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低,人力成本也低;
3、本发明所制得的黄沙质量好,颗粒均匀,符合建筑需求;
4、本发明可以根据各地地势与环境进行设计,布局简单合理;
5、本发明能维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既环保,又合理利用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佳吉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佳吉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