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0110.6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珠;李绍斌;柳飞;欧阳光;覃开福;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换热器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由铝制扁管和集流管组成,扁管内有微通道孔。与常规换热器通道不同的是,微通道换热器微小通道的传热传质和流动有其特殊的“尺寸效应”,主要表现在:一、热惯性随尺寸减小而减小。热惯性的减小使在常规尺寸下很难实现的过程如相变过程,可以在微小尺度下短时间内实现。二、热流密度较大。有研究表明,当流动尺寸小到0.5-1mm时,对流换热系数可增大50-100%。
尽管现有的盘管式热泵热水器普遍采用传热效率低、价格昂贵的铜管外盘,但微通道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材、环保、轻量的换热器,在热泵热水系统中已逐步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现有替代外盘铜管的外盘式微通道换热器存在难以预紧或和内胆贴合不良的缺点。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个别方案解决了外盘式微通道换热器的预紧问题,但预紧弹簧存在疲劳失效的隐患,且连接集流管的一小段扁管和水箱内胆壁无法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以解决换热器与热水器水箱内胆贴合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还包括热水器水箱内胆,换热器设置在热水器水箱内胆外,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沿热水器水箱内胆的外壁延伸并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换热通道;热水器水箱内胆的胆壁上设有凹槽,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设置在凹槽内从而与热水器水箱内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还包括固定部件,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通过固定部件相连接固定到热水器水箱内胆上。
进一步地,固定部件包括卡扣和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穿过卡扣。
进一步地,换热通道包括由互相平行且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通的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管组。
进一步地,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还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隔板,隔板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内,将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分隔成不同的管段。
进一步地,隔板的数量为奇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工质接口管和第二工质接口管,换热器通过第一工质接口管和第二工质接口管与热水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隔板的数量为偶数,第一集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工质接口管或第二工质接口管,第二集流管上设置有第二工质接口管或第一工质接口管,换热器通过第一工质接口管和第二工质接口管与热水器的循环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工质接口管为工质进口管,第二工质接口管为工质出口管。
进一步地,热水器为热泵热水器。
进一步地,换热器为微通道扁平管换热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热水器水箱内胆上设置与集流管外形相匹配的凹槽,确保换热器通道与热水器水箱内胆紧密贴合,同时也解决了换热器难以预紧的问题,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向剖视图;以及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具有换热器的热水器还包括热水器水箱内胆20,换热器设置在热水器水箱内胆20外,包括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以及沿热水器水箱内胆20的外壁延伸并连通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的换热通道13;热水器水箱内胆20的胆壁上设有凹槽21,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设置在凹槽21内从而与热水器水箱内胆20固定连接。通过在热水器水箱内胆上设置与集流管外形相匹配的凹槽21,凹槽21的形状和尺寸依据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形状及尺寸等参数确定,确保换热器通道与热水器水箱内胆紧密贴合,增大了换热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