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862.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吴烈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寒;吴烈秋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3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菌丝体 生产工艺 | ||
1.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试管母种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养基配比:马铃薯100克,玉米粉15克,黄豆粉12克,白糖20克,蚕蛹粉15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
(2)配制工艺:将马铃薯刨皮后对1000毫升水打成浆,再依次按量添加入玉米粉、黄豆粉、白糖、蚕蛹粉、琼脂,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分装到试管中,分装量为试管的1/4;将分装好的试管放置于高压容器里在1.5公斤/cm2压力、温度为121℃的高压、高温条件下维持消毒40分钟;把消好毒的试管摆放、冷却成斜面试管;
(3)转管:筛选符合工业化生产、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正常并无感染的一级蛹虫草斜面母种,在无菌环境下转接入消毒好的斜面试管,接入种块大小为0.3~0.5cm2:
(4)培养:把转接好种的试管放置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75~85%的暗光环境下培养4~5天;
(5)转色:当试管里的培养基面长满菌丝时,即在100~200勒克斯的光度下曝光3~4天,菌丝转为桔红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液体菌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养基的配比:马铃薯1000克,玉米粉50克,黄豆粉120克,面粉100克,白糖200克,酵母粉(膏)80克,蚕蛹粉150克,水10000毫升;
(2)配制工艺:将马铃薯刨皮后对10000毫升水打成浆,再依次按量添加入玉米粉、黄豆粉、面粉、白糖、酵母粉(膏)、蚕蛹粉,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分装到到耐高温高压的透明玻璃瓶中,装入量为容具实际容量的一半,然后用棉花将瓶口塞紧;接下来放置于高压容器里在1.5公斤/cm2压力、温度为121℃的高压、高温条件下维持消毒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如下:
(1)接种:把消好毒的瓶装液体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下接入转过色的试管母种,每瓶接入4~6块菌块,并静止培养3~5天;
(2)培养:把菌种萌发好、无污染的瓶装液体培养基移到旋转式摇床进行动态培养,摇床旋转速度为150~300转/分,摇床的转动使液体培养基也随之转动,菌种在液体培养基的转动及培养基里面的渣块碰撞下不断的被分撕成若干个菌球(片、丝),3天后获得有丰富菌球(片、丝)的液体菌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固体菌丝体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养基的配比:大米30斤、米糠30斤、麸皮30斤、玉米粉3斤、黄豆粉3斤、糖4斤、水130斤;
(2)将上述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后分装到塑料袋里,分装量为塑料袋实际容量的一半,然后扎紧袋口;接下来放置于高压容器里在1.5公斤/cm2压力、温度为121℃的高压、高温条件下维持消毒90分钟;
(3)把消好毒的袋装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下接入培养好的液体菌种,液体菌种的接入量为固体料的3~5%;
(4)把接好种的袋装培养基放置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75~85%的暗光环境下培养4~5天;
(5)当袋里的培养基被菌丝吃透后,即在100~200勒克斯的光度下曝光3~4天,菌丝转为桔红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菌丝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将培养至转色的菌丝体在60℃环境下自然或机械烘干至固体物含水量在10%以下,即得到优质的蛹虫草菌丝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吴烈秋,未经何寒;吴烈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8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