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623.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青;欧小波;胡圣飞;张冲;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富蒂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J9/06;C08J9/08;C08J9/10;C08J3/28;C08K13/02;B29B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李南平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树脂 发泡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双阶挤出机加工制造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因具有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聚丙烯发泡材料。
聚丙烯挤出发泡一般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发泡,化学发泡发是在聚丙烯树脂中加入化学发泡剂和其他助剂,混合均匀后在挤出机中挤出发泡。传统的有机化学发泡剂多为放热型发泡剂,即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这样使熔体强度本来就不高的聚丙烯熔体粘度变地更低,发泡剂分解出来的气体不易保持在树脂中,使发泡工艺难于控制。因此开发新型化学发泡剂,对聚丙烯发泡尤为重要。美国新泽西州的Ferro公司生产的牌号为N/A的液态发泡剂母料,用于挤出低密度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泡沫塑料。B. I. Chemical公司的HYDROCEROL HP40P则适用于轻量PP桶发泡,所得制品可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国内关于聚丙烯发泡剂开发相对较少,而且发泡成型中关于气泡的质量问题多是因为发泡剂分散不良造成的,同时以粉状剂型为主的化学发泡剂产生的粉尘污染也给环境带来影响。发泡剂母料的开发,不仅解决了发泡剂在基体中的分散,还解决了粉尘飞扬、剂量误差等问题,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尽管发泡母料有诸多优点,但在聚丙烯发泡母料的开发中,聚丙烯熔点较高,在配混挤出中,发泡剂就提前分解。而采用LDPE或EVA等熔点较低的材料作为基础树脂,又牺牲了聚丙烯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中国专利CN102089369 A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施加强剪切力的混炼成型、压延成型、挤出成型和注塑成型等的、可以得到发泡倍率高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成型用母料。但该母料是一种热膨胀性微胶囊,壳体由聚合性单体自由聚合而成,充当引发剂的过氧化物极易导致聚丙烯在成型过程中降解,因而不适用于聚丙烯发泡成型。且该母料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加入到双阶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备而成:
辐射改性聚丙烯 100份
无机发泡剂 2-15份
有机发泡剂 10-50份
成核剂 0.5-10份
润滑剂 0.5-3份
其他助剂 0.1-1份。
优选地,所述的辐射改性聚丙烯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射后的聚丙烯树脂,辐射过程中高能射线吸收剂量为5~40kGy。进一步优选地,辐射过程中高能射线吸收剂量为15~30kGy,所述的双阶挤出机,一阶为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二阶为单螺杆挤出机。
优选地,所述的无机发泡剂选自碳酸铵、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和硼氢化钠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发泡剂选自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4,4’-氧代双苯磺肼、对甲苯磺酰氨基脲和联二脲或三肼基三嗪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成核剂选自碳酸钙粉体、滑石粉和二氧化硅粉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石蜡、聚乙烯蜡和硬脂酸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其他助剂为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一种聚丙烯树脂发泡母料,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加入到双阶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备而成:辐射改性聚丙烯100份、碳酸氢钠1-10份、柠檬酸钠1-5份、偶氮二甲酰胺10-50份、滑石粉1-10份、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1-1份、硬脂酸 0.3-2份、石蜡 0.1-0.8份;其中所述的辐射改性聚丙烯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射后的聚丙烯树脂,辐射过程中高能射线吸收剂量为15~30kG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富蒂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富蒂亚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