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566.0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顾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4B27/24;D04B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编双针床无痕 接缝 面料 编织 方法 | ||
1.一种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选择经纱原料,设计梳栉的垫纱运动和穿纱对纱工艺;进行经纱整经;在针床工作区配置装有摆动导纱针的梳栉,进行前后针床织物边缘的无痕接缝;编排导纱针信息;进行上机工艺调整与编织;进行织物整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导纱针包括支承座,摆片和L形导纱针,支承座固定连接双针床经编机的梳栉,摆片的上端设于支承座中,下端与L形导纱针相连接,摆片可沿前后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的外侧设有限位片滑槽,限位片的上端设于所述的限位片滑槽中,限位片的下端设于摆片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片包括二片极化方向(13-6)相同的压电陶瓷片(13-3)以及设于压电陶瓷片(13-3)中间的玻璃纤维中间体(13-5),压电陶瓷片(13-3)的两侧表面皆涂有导电铜层(13-4),二片压电陶瓷片(13-3)内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中心电极(13-7),中心电极(13-7)连接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压电陶瓷片(13-3)外侧的导电铜层(13-4)连接第一开关(S1)和第四开关(S4),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连接后接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连接后连接电压输入端(13-8),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联动,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联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片的顶端连接电磁式控制机件,上部可转动地连接支承座(21),所述的电磁式控制机件包括永久磁铁(25-1)、线圈(25-2)、滑块(25-3)、连杆(25-4)、拨叉(25-5)、拉簧(25-6)和压簧(25-7),永久磁铁(25-1)的外侧套有线圈(25-2),滑块(25-3)与永久磁铁(25-1)相吸并设于滑块滑槽中,滑块(25-3)通过滑块销钉(25-3-1)连接连杆(25-4)的一端,连杆(25-4)的另一端通过拨叉销钉(25-5-1)连接拨叉(25-5)的一端,拨叉(25-5)设有拨叉轴孔(25-5-2),拨叉轴孔(25-5-2)内设有立轴(25-5-3),立轴(25-5-3)固定在支承座(21)内,拨叉(25-5)的另一端设有拨叉叉口(25-5-4),拨叉叉口(25-5-4)内设有圆杆(23-3),圆杆(23-3)连接在摆片(23)的顶端,拨叉销钉(25-5-1)连接拉簧(25-6)的一端,拉簧(25-6)的另一端连接支承座(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无痕接缝圆筒形织物或超宽幅平幅织物,其具有联接前后针床织物并与前后针床织物组织结构完全一致的接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双针床无痕接缝面料为包括二梳及二梳以上衬纬类、成圈类地组织以及在此地组织上加工所得的提花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5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摇杆按键的机顶盒
- 下一篇:头戴式聊天摄像头